“爻辭”是易經之中對不同的卦象題下所系文辭,從而在卦象中得知人生及
命運的變化。易經中總共分為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相關的爻辭。那麼關於易經“無妄卦爻辭”是怎樣的呢,易經無妄卦析命運又是如何?如果您還不是很了解,下面看看相關的內容吧!
易經無妄卦爻辭
易經無妄卦爻辭解釋
第二十五卦:《無妄卦》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白話】《無妄卦》象征不妄動妄求:極為亨通順利,利於堅守正道。然而,如果不能堅守正道的話就會發生禍殃,因而也就不利於前去行事了。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白話】《象辭》說:《無妄卦》的卦象是震(雷)下乾(天)上,好比在天的下面有雷在運行之表象,象征著天用雷的威勢警戒萬物,並賦予萬物以不妄動妄求的本性;從前的君主順應天命,盡其所能地遵循天時以養育萬物的生長。
初九,無妄,往吉。
【白話】初九,只要是不妄動妄求的話,那麼,前去行事就一定會獲得吉祥。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白話】《象辭》說:“不妄動妄求地前去行事”,是說這樣就可以實現志願。
六二,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白話】六二,不在剛開始耕作時就期望立刻獲得豐收,不在荒地剛開墾一年時就期望它立即變成良田,能夠這樣,才不是妄動妄求,因而利於前去行事。
《象》曰:“不耕獲”,未富也。
【白話】《象辭》說:“不在剛開始耕作時就期望立刻獲得豐收”,是說不企求獲得非分的財富。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白話】六三,無緣無故而遭受災禍,好比有人把一頭牛拴在村邊道路旁,路過的人順手把牛牽走,同村的人卻被懷疑為偷牛的人而蒙受不白之冤。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白話】《象辭》說:路過人順手把牛牽走,意味著同村的人就會自然地被懷疑為偷牛的人而蒙受不白之冤。這種災難不是因為自己有過,而是由於某種客觀原因的巧合所造成的。
九四,可貞,無咎。
【白話】九四,能夠堅守正道,所以沒有災禍。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白話】《象辭》說:“能夠堅守正道,所以沒有災禍”,是說堅守正道的品德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自始至終牢固地堅守正道,才能使自己免遭災害。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白話】九五,不妄動妄求卻身染疾病,這種疾病不需用藥醫治,它會不用治療便自行消除。
《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白話】《象辭》說:“不妄動妄求卻身染疾病,這種疾病不需用藥醫治”,是說藥是不可以輕易嘗試,隨便使用的,因為病本來就可以自行消除。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白話】上九,雖然不妄動妄求,但是,仍然不宜於行動,如果勉強地行動,就會遭受禍殃,得不到一點好處。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白話】《象辭》說:“雖然沒有妄為,但如有行動(卻仍然遭受禍殃)”,這是由於客觀的時遇所造成的災禍,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易經無妄卦析命運
無妄(卦二十五)——“思無邪”的做人准則
【原文】
(震下乾上)無妄①: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無妄往,吉。
六二:不耕,獲;不菑,畬③。則利有攸往?
六三:無妄之災④。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九四:可貞,無咎。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注釋】
①無妄是本卦的標題。妄的意思是亂,不正。無妄就是不要有不合正軌行為。全卦的內容是講行為修養要合於正軌,不能亂來。無妄是卦中多見詞,又與內容有關,所以用作標題。②菑(ZT):新開墾的荒地。(3)畬(yu):耕種了三年的熟地。④無妄:意料之外。①無妄是本卦的標題。妄的意思是亂,不正。無妄就是不要有不合正軌行為。全卦的內容是講行為修養要合於正軌,不能亂來。無妄是卦中多見詞,又與內容有關,所以用作標題。②菑(ZT):新開墾的荒地。(3)畬(yu):耕種了三年的熟地。④無妄:意料之外。
【譯文】
無妄卦:大亨大通,吉利的占問。如果思想行為不正當,就會有災禍。不利於外出有所往。
初九:不要有不合正道的行為,吉利。
六二:不耕種就要收獲,不開墾荒地就想耕種熟地。妄想者的行為難道有利嗎?
六三:意料之外的災禍。有人將牛拴住,過路的人順手把牛牽走了,邑人丟牛得了意外之災。
九四:利於占問,沒有災禍。
九五:得了病不胡思亂想,不吃藥也會痊愈。
上九:不要妄行。妄行有災,沒有什麼好處。
【讀解】
這一卦的主題是告誡人們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胡作非為,思想和行為都要合於正道。換句話說,就是要想得正,行得端;反過來說,就是人正不怕影子歪。
這個立意不能說不好。講究“思無邪”、名正言順、光明正大的中國傳統思想,總是用各種理論、例證、乃至說教來加強和提高人們的自覺性,通過個人人格的修養,來確立人們心中的道德律令、行動准則。
但是,道德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社會行為的規范還必須輔之以律法,月一定的強制措施來制約那些越軌者。況且,道德的說教對某些人(包括歷代統治者)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有口是心非、陽奉陰違的人,以及敢於公開挑戰道德准則的人。因此,善良的願望總得配合著切實可行的措施制度,才會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