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辭”是易經之中對不同的卦象題下所系文辭,從而在卦象中得知人生及
命運的變化。易經中總共分為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相關的爻辭。那麼關於易經“大過卦爻辭”是怎樣的呢,易經大過卦析命運又是如何?如果您還不是很了解,下面看看相關的內容吧!
易經大過卦爻辭
易經大過卦爻辭解釋
第二十八卦:《大過卦》
大過:棟桡;利有攸往,亨。
【白話】《大過卦》象征極為過分:房屋的棟梁受重壓而彎曲;利於前去行事,亨通順利。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白話】《象辭》說:“《大過卦》的卦象是巽(風)下兌(澤)上,巽在這裡代表木,故為水澤淹沒了樹木之表象,象征極為過分;君子取法這一現象,就應當堅持自己的操守,進則超然獨行,不必顧忌和畏懼他人的非議;退則逃避世間,不為隱姓埋名而苦悶煩惱。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白話,初六,本來直接把器物放置在地上就可以了,現在又用白色的茅草襯墊在器物的下面,使它更加安穩,所以不會發生災禍。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白話】《象辭》說:“用白色的茅草襯墊在器物的下面”,是說行為非常小心謹慎,所以不會發生什麼災禍。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白話】九二,已經枯萎的楊樹重新又長出新的枝芽,老年男子娶了位年輕的妻子,這種現象沒有什麼不利的。
《象》曰:“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
【白話】《象辭》說:“老年男子娶了位年輕的妻子”,雖為過分,但由於能夠剛柔相濟,所以不會發生不利的情況。
九三,棟桡,凶。
【白話】九三,房屋的棟梁受重壓而彎曲,結果必然發生凶險。
《象》曰:“棟桡之凶”,不可以有輔也。
【白話】《象辭》說:“房屋的棟梁受重壓而彎曲,結果必然發生凶險”,是因為陽剛極為過分,所以不能再來輔助它,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白話】九四,房屋的棟梁向上隆起,克服了彎曲,可以獲得吉祥;不能再彎曲,再彎曲就會出問題。
《象》曰:“棟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白話】《象辭》說:“房屋的棟梁向上隆起,克服了彎曲,可以獲得吉祥”,是由於九四爻本身能使棟梁不再向下彎曲。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白話】九五,已經枯萎的楊樹重新又盛開鮮艷的花朵,已經衰老的婦人嫁給了年富力強的男人,這種現象既不會遇到什麼禍害,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丑也。
【白話】《象辭》說:“已經枯萎的楊樹重新又盛開鮮艷的花朵”,表面現象又怎麼可以長久保持下去呢?“已經衰老的婦人嫁給了年富力強的男子”,這種婚配是會令人深感羞恥的。
上六,過涉滅頂,凶,無咎。
【白話】上六,涉過深之水以至於淹沒了頭頂,就會發生凶險,但最終不會有禍患。
《象》曰:“過涉之凶”,不可咎也。
【白話】《象辭》說:“涉過深之水會發生凶險“,但如果能及時補救,還是可以化險為夷,最終不會有禍患。
易經大過卦析命運
大過(卦二十八)——凡事不要過頭
【原文】
(撰下兌上)大過①:棟橈②。利有攸往,亨。
初六:藉用白茅③,無咎。
九二:枯楊生梯(4),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九三:棟橈,凶。
九四:棟隆⑤,吉。有它(6),吝。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土夫。無咎無譽。
上六:過涉滅頂(7),凶,無咎。
【注釋】
①大過是本卦的標題。大的意思是太,大過就是太過。全卦的內容是講一些過了頭的事,標題是按內容取的。②橈(nao):彎曲。③藉:席,用作鋪墊。白茅:一種柔軟潔白,較貴重的草。④梯:用作“荑”,意思是草木新生、發芽。⑤隆:中間高起來。③它:指意外的事故。(7)滅頂:水淹過頭頂。①大過是本卦的標題。大的意思是太,大過就是太過。全卦的內容是講一些過了頭的事,標題是按內容取的。②橈(nao):彎曲。③藉:席,用作鋪墊。白茅:一種柔軟潔白,較貴重的草。④梯:用作“荑”,意思是草木新生、發芽。⑤隆:中間高起來。③它:指意外的事故。(7)滅頂:水淹過頭頂。
【譯文】
大過卦:屋梁被壓彎了。有利於出門行旅,亨通。
初六:用白茅鋪墊以示恭敬,沒有災禍。
九二:枯萎的楊樹重新發芽,老頭兒娶了年輕女子為妻。沒有什麼不吉利。
九三:屋梁壓彎了,凶險。
九四:屋梁隆起不彎,吉利。但有意外事故,不妙。
九五:枯萎的楊樹重新開花,老婦人嫁了一個年輕丈夫。沒有災禍也沒有好處。
上六:渡河涉水,水淹過了頭頂,凶險,但沒有災禍。
【讀解】
對人對事采取中間態度,似乎是一種最好的選擇:過頭或不及都失之偏頗。相比之下,不及比過頭還要好些,所以才有“樹大招風”、“高處不勝寒”這樣的說法,以及槍打出頭鳥這樣的做法。中國人早已習慣了中庸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無論我們現在怎樣指責,這個現買,這種內在心理結構,一時難以改變。
退後一步想,撇開中庸是好是壞的爭執,折中的確是處理矛盾沖突的一種現實的手段。遠的不說,就說近幾年世界兩大陣營冷戰狀態的結束,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和解,中國用“一國兩制”的政策解決港、澳、台問題,都是突出的事例。其實,西方明智的人士遠比一些國人更鐘情於中庸思想,更懂得運用它的奧妙。這至少表明,走中間道路,取中間態度,是現實的,聰明的,也是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