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也被稱為“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裡的人們”。鄂溫克族的民俗文化底蘊極其豐厚,你知道鄂溫克族的主要節日和風俗習慣有哪些嗎?
鄂溫克族簡介
鄂溫克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其他散居在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左旗、莫力達瓦旗、阿榮旗、扎蘭屯市和黑龍江省讷河縣等地。多與蒙古、達斡爾、漢、鄂倫春等民族交錯雜居。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余從事農耕。馴鹿曾是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
鄂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鄂溫克族信奉薩滿教和喇嘛教,口頭創作有神話、故事、歌謠、謎語等,還善於用桦樹皮刻剪成各種工藝品。
鄂溫克族人的祖先原住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的山林中,從事漁獵生產和飼養馴鹿。後來他們向東發展,現在鄂溫克族人人口少但分布較廣,多與蒙古族、達斡爾族、漢族、鄂倫春族等民族人交錯雜居於大興安嶺西側緩坡和草原地區。新中國成立前,居住在額爾古納左旗的極少數鄂溫克族人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階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住在簡陋的帳幕----撮羅子中,往往漂泊不定。因為他們飼養馴鹿,常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過著共同狩獵、平均分配的原始社會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建起了一批鄂溫克新村,實行定居放牧,徹底改變了逐水草而居的狀況。
鄂溫克族的主要節日
敖包會
敖包會是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至六月間擇日舉行。敖包,即草原上用石塊或土塊砌成的圓錐形祭壇,上掛許多彩布和彩紙,是鄂溫克族信仰的象征物。相傳,從前一個夏天的夜裡,一個披頭散發的女子乘坐騾子拉的轎車來到村裡,哭哭啼啼鬧個不休,招致暴風驟雨,使全村遭難。人們只好請來九位喇嘛念經,喇嘛憑借法力捉住了這個女子,並把她壓在石頭和土堆下。人們深恐其再興妖作怪,每逢路過,便在上面添加石塊,以四至六月前往添石塊的人最多,後沿習下來,成為節日。節日當天,遠近牧民匯聚附近的敖包前,先進行賽馬,爾後由喇嘛誦經行祭,全體參加者都要往敖包上添加石塊。祭後還要舉行摔跤、歌舞等活動。
那達慕
那達慕原為祭祀集會,如同敖包會一樣。“那達慕”系蒙語譯音,意為“娛樂”或“游戲”。它是蒙古族、達斡爾族和鄂溫克族共同的節日,但都帶有各自的民族特色。每年夏秋之際舉行。節日期間,各地鄂溫克族農牧民都身穿艷麗的民族服裝,頭包各色頭巾,騎著馬,趕著牛,帶著皮毛、藥材等農牧產品,成群結隊地匯集於約定地點,進行賽馬、射箭、摔跤等活動及祭祀活動。解放以後,那達慕的活動內容已有根本性的改變。健康的文體活動取代了過去的宗教祭祀。那達慕大會已演變為農牧產品的集市貿易和物資交流大會。盛會期間,各種商品琳琅滿目,購銷兩旺,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奧米那楞
奧米那楞是鄂溫克語,意為四月會,鄂溫克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三舉行,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則多在農歷八月間舉行,歷時四至七天。節前,主祭薩滿由人陪同到各家走轉。每到一家要按太陽運行方向繞氈房走三圈邊唱邊敲鼓。主人拿一碗牛奶往陪同人身上灑,家裡其他人則往他們身上灑潑酸奶,直至他們進氈房繞火堂三圈站到西南角後停止。這時,主婦將一碗奶潑灑到氈房頂上,然後以煙敬客。節日當天,人們攜帶牛、羊、馬肉以及布、磚茶、糖、油、哈達等禮物前往主祭薩滿家裡。主祭薩滿家院內立一棵桦樹,再於屋內立一棵柳樹,兩樹間系一根麻繩,樹枝與麻繩上掛滿五色布條。儀式開始,主祭薩滿與陪祭薩滿共同跳神,並向神靈祈求氏族興旺與庇佑,圍觀者圍成十幾個圓圈,歌舞唱和。之後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活動。
春節
鄂溫克族春節於毎年農歷臘月三十日晚上,鄂溫克族便用羊肉、乳制品、糖果和點心等供奉祌祖,早晚要給祌供燈,直至初三。大年初一,各家要磕頭敬拜神祖,然後給長輩和兄長磕頭拜年,受拜者要贈以禮物。晚上,人們圍著篝火跳舞。男女老少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從左向右轉動,步伐簡單卻生動活潑。表現狩獵生活的野豬舞更是活潑有趣,兩個獵手身穿毛朝外的狍皮服,臉上塗擦白粉,身體略向前傾,雙手放在背後,用肩互相頂撞,同時嘴裡發出“吼”、“吼”的聲音。節日裡人們喜食鹿、犴、野豬等獸肉,並常常歌舞達旦。
漢西
漢西,鄂溫克語即清明節,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歷四月五日這天,鄂溫克族家家戶戶備置酒菜及乳肉等食物,前往先人墓地祭奠,並燃燒用金銀箔紙制作的元寶和日月,以示為冥間死者送去錢和光明。
祭火神
祭火神又稱祭火主。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牧民的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傍晚舉行。舊時鄂溫克牧民以為火的主人是一位神,每戶人家的火主便是他們的袓先,相傳火神是個頭發散亂的老太太,故參加祭祀成員僅限於婦女。據傳是夕火神歸天,故家家要禮拜供送。屆時,先燒一堆篝火,在火堆的北面放一張桌子,擺上各種供品,在火堆的東、南、西三個方向鋪上褥子。在祭火神的架子四周掛上五色布條,架子裡用木條搭數層木框,放一羊胸骨,上撒羊肚油後點燃。主祭人跪在火前,口中不斷念著:“呼日那,呼日那……”並向火中投進各種供品,以祈求火神寬恕這一年的不敬之處。念畢,和大家一起叩拜。自祭火神的當晚起,三日內,禁止用鐵器、木棍撥火,禁止掏爐灰和打掃房屋。
祭吉雅奇
“吉雅奇”,鄂溫克語即牲畜神。鄂溫克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或六月牲畜膘肥時舉行。鄂溫克人認為,牲畜是“吉雅奇”賜給的,祭祀“吉雅奇”才能使牲畜繁殖。祭時,以稷子米或大米粥做成供品,盛於一個口袋,然後在一塊方形氈子上,用各氏族種馬的鬃尾繡制一男一女兩個人形,分別放在口袋左右進行祭拜。祭畢,供品先由未出嫁的姑娘品嘗,之後,大家才能分享。
米闊魯節
米闊魯節是鄂溫克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二十二日舉行。節日這天,牧民早起,到馬圈裡依次將二歲馬(有些地方為四歲馬〕套出放倒,剪去馬鬃、馬尾梢,並在馬右臀部打上烙印標記。之後大家給羊去勢(閹)剪耳記號。剪下的鬃尾和耳塊由牲畜主人保存。按傳統習慣,這天老人要送給自己的女兒、外甥、侄以母羊羔,祝福他們日後牲畜興旺。儀式結束,主人請大家到氈房飲茶喝酒,吃手扒肉和奶食品。主人手捧斟滿二杯酒的木盤,依次敬客後,向主持給羊去勢的人敬獻哈達。並向大家宣布當年所產幼畜的數字,大家即向主人祝賀牲畜興旺。酒宴結束後,另一家主人便前來邀請所有的人轉到自己家裡幫助去勢並宴飲。晚上,人們身著盛裝,遠近親朋好友聚集一處,歌舞娛樂,歡飲達旦。
瑟賓節
“瑟賓”是鄂溫克語,意為“歡樂祥和”,每年的6月18日舉行。瑟賓節是鄂溫克族傳統節目。過去“瑟賓”節中要祭祀“巴伊納查”神(山神,又寫為“白納查”或“巴伊安奈”),現在牧區鄂溫克人在這天早晨祭祀敖包為多,在白天要進行搶“樞”、摔跤、賽馬、射箭、“米日干”車、布龍、奪寶、腕力、頸力、拉棍等傳統的體育項目比賽。夜晚,還要舉行篝火晚會,人們跳“彩虹舞”、“魯日給仁”舞、“斡日切”舞、熊斗舞、“愛達哈喜楞”舞等,唱著“扎恩達楞”,載歌載舞直至深夜。
米特爾節
米特爾節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十月二十六日舉行。鄂溫克人認為從這天起天氣轉冷。有羊群的人,這一天將種羊趕進羊群,並開始宰殺牛、羊,貯存凍肉,准備過冬食物。出賣牲畜與否,也在此日決定。
帕斯克節
帕斯克節又稱復活節,是信仰東正教的部分鄂溫克族宗教節日。每年公歷4月13日舉行。舊時,人們提前於4月7日即開始陸續到教堂禮拜,並飲酒吃好食。4月13日這一天,人們把整雞或雞蛋染成紅色供於萬能的神前。
鄂溫克族的風俗習慣
鄂溫克族的日常習俗
鄂溫克族好客並講究禮節,到鄂溫克族家裡做客,主人把皮墊擺在哪,客人就在哪落座,不得隨意挪移皮墊。客人落座後,女主人隨即端上奶茶,然後煮獸肉,肉煮好後,女主人拿出獵刀切一小塊肉投入火堆裡,然後再給客人們吃。如果來者是貴客,通常還要獻上馴鹿的奶。鄂溫克族待客必須有酒,除飲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釀野果酒。敬酒時主人要高舉酒杯先往火中傾注點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請客人喝。鄂溫克族認為:外出的人誰也不會背著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別人,自己出門後也不會有人照顧。
牧民不論男女,一般從六七歲開始幫助父母看管牛犢,女孩從10歲開始跟母親學擠牛奶。如果女孩子過了10歲還不會擠奶,就會受人譏笑。男孩7歲開始學騎馬,最初和父兄騎一匹馬,或者備小鞍騎老實馬。男孩學會騎馬後就可以參加賽馬,再大一些就要學習套馬、馴馬的技術。
鄂溫克族的婚俗
鄂溫克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鄂溫克獵民的婚姻一般包括求親、訂婚、結婚幾個階段。臨近婚期,男方家不管離女方家多遠,都要遷到女方家附近。結婚之日,新郎在父母親友的陪同下,帶上送給女方的10只馴鹿到女方家去,女方也以同樣的隊伍到路上來迎接。雙方相遇後,新郎新娘擁抱接吻,並互贈禮物。然後大家進撮羅子喝喜酒,直到晚上酒宴結束,舉行婚禮。有趣的是,他們的婚禮不在室內,而是在野外舉行。屆時,他們在清理過的河灘谷地上燃起一堆被稱為“歡樂之火”的篝火,然後人們把新郎新娘從撮羅子裡簇擁到篝火邊,並以火為中心圍成一個半圓圈,由一位主持婚禮的長者宣布婚禮開始。主婚人用桦皮杯斟滿兩杯酒,交由新郎新娘潑在火裡,表示對火神的尊敬,接著再向雙方父母敬酒。然後新郎新娘互相擁抱接吻,手挽手和所有參加婚禮的人拉成一圓圈,載歌載舞,歡度良宵。
鄂溫克族的食俗
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面包或點心上食用。
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居住在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腎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
魚類多用來清炖,清炖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
鄂溫克族很少食用蔬菜,僅僅采集一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食漸被面食如:面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
鄂溫克族都以奶茶為飲料,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面茶、肉茶。林區的鄂溫克族還飲用當地特有的馴鹿奶。
鄂溫克族的喪葬習俗
鄂溫克族在葬制上存在過風葬、火葬、土葬等。此外通古斯鄂溫克人和使鹿鄂溫克人,受到俄羅斯人的影響,在信仰薩滿教的同時,還信仰有東正教,對逝者以東正教的習俗進行安葬。
使鹿鄂溫克人在受東正教的影響後,對去世者進行入棺埋葬。一般在棺材裡邊鋪上毯子,把屍體洗好後,換上白衣服,再裝入棺材,把死者在世時用過的煙袋、杯子、水壺等東西打壞後放進棺材內,還放一個耶稣像和四塊點心。
出殡前要殺一只或二只黑色的馴鹿,搭一個有四個柱子的棚子“德利”。將馴鹿的頭放在朝日落的方向,這意味著馴鹿馱走死者。死者的用具獵槍和刀子可以留給親人,衣物鋪蓋等用品要燒掉。死者一般都在小山頭埋葬,墳前立一個十字架。這種架子的制作,因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通古斯鄂溫克人也是受東正教的影響,葬禮一般要請牧師念經引路。用“剛嘎”草煮水,洗死者的屍體。梳頭後,給男人戴新帽,女人則戴頭巾。衣帽是按季節穿戴。埋葬後,要到教堂登記,說明死者的姓名、年齡、和死去的月日。
棺材一般用“義熱庫特”木(落葉松),禁止用楊木。送葬後,把逝者住過的蒙古包要移動一下,追悼會一般都在已經改換了位置的包裡舉行,如果在固定的房屋去世時,要把“剛嘎”草用火燒的煙來熏屋子。
一般死在野外和缢死的人,死在哪裡就埋在哪裡,墳的周圍架一圓形或方形的圈欄。小孩死後,用潔白的布包上後,放在小型木棺材埋葬。認為小孩是純潔的,不需要請教牧師念經,自然會走向光明之路。
薩滿死後,請另外的薩滿來跳神引路。屍體不能放臥,使其坐著,也用“剛嘎”草燒水洗身,給穿好衣帽,殺一只羊供在靈前,運出屍體時,在蒙古包門西側打開一個縫隙運出。對薩滿的葬法是,堆以石塊為墓,在上面搭一個柳條棚,蓋上白布或白色的氈子,把屍體坐放在裡面,薩滿的法器如鼓和槌子等,按薩滿的遺囑掛在指定的松樹上,薩滿的“捨臥刻”以及法衣等都掛到墓的後面。薩滿在世時獻過祭的馬,於送葬時,背上鞍子也牽到墓地,繞墓地走九圈,牽者說:這是你在世時所騎用的馬,獻你騎用……等。然後解下鞍子,把馬和鞍子都放在墓旁,馬自然會跑回家去。
薩滿去世後的第九天,要到墓地上進行一次追祭,鄂溫克語叫“陶儒”。葬過薩滿的地方,人們決不在該地附近定居或宿營。
鄂溫克族的服飾
由於生產方式的不同和居住地的分散,各地鄂溫克族的傳統服飾習俗各有特點。獵區鄂溫克族的傳統服飾,基本上以獸皮衣服為主;從事畜牧業的鄂溫克族,通常用羊皮做衣服。
獵區鄂溫克族的皮裝,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他們根據氣候和季節的變化更換不同種類的服裝鞋帽。在漫長寒冷的冬季,人們多采用冬季獵取的獸皮作服裝鞋帽。例如,男人們冬季常穿的袍皮襖(南得蘇恩),就是用冬季的狍皮制作的。此時的獸皮,皮板厚重,絨毛較密,抗寒性能好且不易掉毛。在春秋兩季,人們用短毛薄皮作衣服。夏季穿的狍皮衣服(哈拉米),通常用光板沒毛的獸皮制作。下身穿狍皮褲子(南德額克)或犴皮褲子(耶什塔姆)。
牧區鄂溫克人的傳統服飾,通常用羊皮制作,如羊皮大衣(蘇溫)、短皮衣(胡儒木)、羊皮褲(蘇威)、羊皮襪子(道克陶恩)等。其中,最為貴重的當屬羊羔皮襖(胡布其蘇溫),這是人們逢年過節、訪親會友時穿的禮服。一件成人穿的羊羔皮襖,通常要用30多張羊羔皮,外面用布或綢緞做面,而且縫制起來費時費力。
鄂溫克人穿的靴子,種類很多。有用狍腿皮做的靴子(其哈米)、犴腿皮做的靴子(合木楚熱)以及用牛皮、羊皮和馬皮做的皮靴(溫特)。由於受周邊農業民族的影響,鄂溫克人也開始用布做鞋或靴子。
鄂溫克族的帽子,以狍頭皮帽(滅塔阿溫)最富民族特色。特別是在狩獵時戴上用完整的狍頭皮作的帽子,遠遠地看上去像狍子一樣,容易給野獸造成錯覺,便於狩獵。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加強,各種時尚服裝傳入鄂溫克族居住區,改變了鄂溫克族服飾習俗的面貌。在一些偏遠的牧區或獵區,人們仍然可以看到鄂溫克人穿著民族服裝辛勤勞作的身影。在訪親會友、舉辦婚禮、逢年過節和舉行重大活動時,鄂溫克人仍然喜歡穿民族服飾。進入21世紀以來,鄂溫克人多喜歡穿中山裝、便裝、休閒裝以及現代衣裙等時尚服裝。只有在民族節日、重大活動以及邊遠的牧區或林區,才有個別鄂溫克族婦女穿著民族服飾。
鄂溫克族的居住
鄂溫克族比較古老的住房是“撮羅子”,呈圓錐形屋架,高3米左右,底部直徑約4米,在外面圍蓋上桦樹皮、獸皮即可住人。頂部留出通煙口。撮羅子搭制方便,至今仍為進山狩獵的鄰溫克人使用。也有居住土房和木刻楞式板房的。但多數人家以住“俄儒格糾”(蒙古包)為主。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鄂溫克族牧民、獵民都實現了定居,許多人家建起了磚瓦房,住房內部結構和設施也在發生變化。
鄂溫克族的禁忌
產婦未滿月前,忌外人帶槍或鑰匙進屋,以防產婦斷奶。父母在世時,兒子不得蓄胡須;下午忌理發、刮臉,帶孝者尤忌;忌說“死”,若老人死,要說“成佛了”;小孩死,要說“小活了”;搬家時,忌在曾死人的地點留下不潔之物,如指甲、頭發、破布包、包腳布等;忌謾罵牲畜;忌拋撒奶類食品,若不慎撒落,應將所撒的奶少許於前額;忌宰殺或出賣未停奶的母畜;禁止夫妻互換衣帽穿戴,否則以為狩獵將無所獲;禁止女人摸男人的頭,俗信男人頭上有佛,摸男子頭是對佛的亵渎。除此之外,該族還有諸多狩獵禁忌以及火神忌、入門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