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命理尋蹤 >> 二十四節氣 >> 2017年立夏是幾月幾號 立夏節氣的習俗

2017年立夏是幾月幾號 立夏節氣的習俗

  編輯:二十四節氣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太陽黃經為45度就是立夏,立春是春天的開始,而立夏也是即將告別春天,夏天的開始。立夏這一天,古也稱春盡日,一般騷人墨客,惜春心事難免多情,春愁付諸詩詞,邀朋聚飲,留下很多傳世佳作。立夏的到來代表天氣的轉變,注重養生的朋友一定會關注立夏什麼時候到來,到底2017年立夏是什麼時候?跟隨來了解一下吧。
 
2017年立夏節氣具體時間
 
公歷(陽歷):2017年5月5日15時30分59秒
農歷(陰歷):2017年四月初十,星期五
干支:丁酉年乙巳月壬辰日
 
節氣:立夏 麥飯日
二十八宿:井
甲子納音:常流水
每日胎神占方:倉庫棲外正北
五行:長流水、建執位
沖:沖狗(丙戍)煞南
彭祖百忌:壬不汲水更難提防 辰不哭泣必主重喪
吉神宜趨:天德、月德、守日、玉宇、青龍
宜:祭祀、進人口、嫁娶/結婚/婚嫁、安床、解除、冠笄、出行、裁衣、掃捨
凶神宜忌:月建、小時、土府、月刑
忌:掘井、動土、破土、安葬、開光
 
立夏介紹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歷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節氣的習俗
 
對今人來說,立夏不過是一個節氣,表明春天結束,夏日由此開始而已。可是,我們的先人卻把立夏當作一個重要的日子來對待。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習俗。江浙一帶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俗;雲南宣威地區則有大門插皂莢枝、紅花以壓崇,圍灰牆腳以避蛇之俗。中國部分少數民族亦有過立夏節的習俗。
 
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嘗鮮”之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苋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各種各樣的蔬果都應該多吃點。營養學界有句話認為,“每天五蔬果,你的生命是彩色的”,吃多種顏色的蔬菜水果,所攝取的營養更為均衡。另外,新鮮蔬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維生素C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同時也有美白,抗紫外線,防止曬黑的作用。而膳食纖維則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吃蛋
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孩子們脖子上掛著用絲線編成的蛋套,裡面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相互用力比試,稱為撞蛋。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雞蛋相當於一個“微型營養庫”,是夏天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成分的首選食物。夏天人們由於大量出汗,體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減退,這時吃上一個雞蛋,可以快速補充體力,還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對安然地度過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雲:“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人們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著吉利話。秤人這一風俗的由來,民間的傳說雖有不同的版本,但都與劉備的兒子——阿斗有關。立秋的時候再稱一次,看看夏季長了多少,能說明我們的(身體)情況的。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很是興盛卻是無疑。
 
喝粥
根據當地史料記載,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雖然只是傳說,但這種習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養生方式來說,在夏季養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也會引得人們食欲大開。立夏這天,南方人喜歡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俗稱吃“立夏飯”。烏米飯也是立夏一大美食。烏米飯做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先把烏樹葉子搗爛,在冷水中浸泡,然後去渣,再將洗淨的糯米浸入烏樹葉子汁內,把糯米浸透,變成黑色,再放入鐵鍋裡蒸熟,最後再撒上些白糖,這就搞定啦。據說,這個風俗源於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膑。
 
食面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制作與食用面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餅,有甜、鹹兩種,鹹面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面餅則多加砂糖;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餅,包著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面粉拌蛋清粘住,然後放在熱油鍋裡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喝茶
我國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時補充水分。不過,茶葉中含有的茶鹼是一種中樞神經的興奮劑,夏天喝茶消暑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出現“醉茶”的現象,不喝濃茶。不空腹喝茶、不大量喝茶,如果出現“醉茶”,可及時吃點東西,喝點白開水來緩解。
 
吃光餅
福建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面粉加少許食鹽烘制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周寧縣純池鎮一些鄉村吃“立夏糊”,主要有兩類,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鄰裡互邀喝糊湯。這與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風俗有點相似。“七家粥”與“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嘗新的另一種形式,七家粥是匯集了左鄰右捨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七家茶則是各家帶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這些粥或茶並不見得是多麼可口的食物,但這些儀式,卻可以說是過去農村社會中重要的聯誼活動。
 
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捨一起品味。像涮鼎邊一樣,“一紋(涮)就熟”,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裡”的傳統美德。
 
迎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據載,立夏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且馬匹、車旗一律朱紅,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還有習俗說立夏日不迎夏,會有病災纏身。
 
忌坐門檻
安徽立夏日有忌坐門檻的說法,特別是孩子。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苋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如果孩童不小心坐到門檻了,就必須要坐滿七根門檻,才可解除這種禁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