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是什麼意思
所謂“本命年”就是12年—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例:假如一個人在2004猴年出生(以農歷為計算),2016年(猴年)則稱為這個人的本命年。
本命年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
很多人都誤認為農歷正月初一就是新一年的開始,開始計算本命年,這是錯誤的,本命年應該以立春開始算起。
注:生肖來源於干支紀年法的年支,因此生肖的分界是立春節氣,而不是正月初一。
本命年的起源
“本命年”這一說法早在西漢就有了,起源於中國的十二生肖和“崇紅”心理。在中國古代,人們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組合來記住所生的年份,為了便於記憶和推算,人們就采用鼠、牛等十二種動物來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種動物來作為這一年的屬相。而漢民族的本命年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屬相循環往復推出來的,它與十二生肖緊密相連。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歷什麼年,那麼以後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於十二生肖的循環往復,每過直2年,人們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為量2歲、24歲、36歲、48歲、60歲……。我國許多民族都有重視老人的60歲生日的習俗,俗稱“花甲”,花甲為一生中第6個本命年,也是干支紀年的一個輪回,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願望。
本命年是吉是凶?
古人認為,人的一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百姓走卒都會有個七災八難,民間普遍也認為本命年為凶年,是人的生命歷程中的一道“坎”。本命年運程一般會走兩個極端,要不運氣很好,要不就很倒霉,俗話說,本命年是“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
至於遇到本命年是凶還是吉,這不能單純以一個年份來判斷,而應該結合出生的年、月、日、時,這四個時間段的五行狀態,綜合來看,才比較准確,或比較有參考價值。因為所謂的本命年,只不過是一個人出生信息的一部分,即最基礎的年份的五行氣場,而並非全部氣場。
再深入一點講,一個人的出生信息,是蘊藏在自己的生辰八字中的,而生辰八字,是由年月日時八個字構成的,即年份兩個字,稱為年柱,月份兩個字,稱為月柱,日子兩個字,稱為日柱,時辰兩個字,稱為時柱;這八個字,比較全面地蘊含了一個人的五行信息,所以是比較准確而有參考價值的。
而所謂的本命年,指的僅僅是這八字中的一個字,即年支,或稱生肖,所以它只不過表示了此年的基礎氣場,而不能表示此年的全部氣場,既不能概括一個人的全部信息,也不能表示與出生那年的信息完全相同,因為還有年干對地支起著損益作用,所以,遇到本命年,本來是不能判斷吉凶的。
那麼怎樣才能判斷本命年是吉是凶呢?這必須根據自己的生辰八字,來綜合判斷。而要判斷某年是吉是凶,則需要知道自己生辰八字中,喜用什麼五行,或忌諱什麼五行,才能對照遇到的這個年份,判斷出來。
比如2011辛卯兔年,太歲是卯木,所以木氣比較旺相,倘若命中五行喜用木的,則在此年會比較應吉;倘若命中五行忌諱木的,則在此年會比較應凶。所謂比較,也就是不完全是,或不一定是,是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因為還要結合自己所處的風水氣場來定,所以只能說大概,或是比較而言。
還有一個不確定因素,是此年天干地支間的相互作用狀態,比如此年是辛卯年,地支卯木,天干辛金,構成干支相克,故即使命中喜木者,雖然太歲卯木到位,只表示總體上還是應吉的多,但在某些月份,也不一定會應吉,因為辛金旺相時,是強克卯木,會減弱卯木應吉的程度的,因而本命年是吉是凶,不但要根據自己的八字喜忌來看,而且還要結合所處的風水環境來看,第三還要結合此年干支的作用關系來看,所以在本命年應吉應凶,判斷起來是相當復雜的。
總的來說,本命年是福是禍或者是與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本命年順著一順百順,鴻運當頭,勢不可當;背著到處是關口,滿眼皆門坎,霉運到家的說法,目前還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命年是凶年的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但在本命年,人們是常常會遇到很多不遂心的事,或者做一些荒唐事,這讓人覺得很蹊跷,這種“本命”現象在民俗研究中還是一個空白。不管怎麼樣,遇到本命年,是吉是凶,是不一定的,所以沒必要為遇到本命年而擔憂。不過,有句老話說得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遇到本命年,我們還是可以像古人說的那樣,以“扎紅”來消災避禍。
本命年要注意什麼
本命年命宮中凶星眾多,故此流年可能運勢崎岖,諸多險阻。通常用紅腰帶、紅背心、紅褲衩甚至是紅鞋子、朱砂包(紅布裡面放朱砂,做一個小布包)等來化煞。注意:這些“紅”色物品不能自己采購,而必須他人贈送(比如說親朋好友代為購買)。
本命年應該佩戴什麼開運
佩帶適合自己的飾物可以提高運勢;反之則會敗運。最簡單的就是用紅繩穿上一個玉如意帶在左手上即可。紅繩的意頭是趨吉避凶,因左吉右凶,“避凶”應該戴在左手。若主要不是為了“避凶”,則按照男左女右佩戴。
本命年紅繩串幾顆珠子
通常主張用單數。因為單數為陽數之故。如果講究起來,那麼男生宜單數,女生宜雙數。若更為講究的話,需依你己的命卦來決定:如坎命人,珠子數為11或23或35顆。離命人,珠子數為12或24或36顆。這樣太復雜,除非有特別需求才會如此求數。
本命年習俗
“本命紅”習俗
民間認為本命年為凶年,需要趨吉避凶,消災免禍。漢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時,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系上,稱為“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凶、消災免禍。這種習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禳解災禍、化凶為吉。我國許多民族都很重視老人的六十歲生日,稱為“花甲”,花甲為一生中第六個本命年,也是干支紀年的一個輪回,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願望。
在古代,軍隊打了勝仗,要派專人手執紅旗報捷,學子們考取了功名要披紅戴花,京劇中紅色臉譜只有忠勇之神關雲長才有權享用。漢民族把紅色視為喜慶、成功、忠勇和正義的象征,尤其認為紅色有驅邪護身的作用。目前“本命年”穿紅衣服、系紅腰帶也不單純是為了“辟邪”,它成了一種流行的時尚。
祭拜本命神
人逢本命年還有拜祭“本命神”的風俗,以求延壽。本命神的說法來源於道教。道教吸收民間流行的“本命”說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論。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自然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著天然的親和關系。對於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本命神。如民族英雄岳飛生於公元一一零三年,夏歷癸未年,他的本命星君為“癸未太歲魏仁二大將軍”。按照道教說法,修真煉性須致力於本命元辰,本命年或平常年份禮拜本命元辰,會消災獲福,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道教是在我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創始於東漢時期,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道教以陰陽五行為其核心教義,在陰陽五行觀念的作用下,道教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產生了天然的親近關系。北京著名的道觀白雲觀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稱為本命元辰,舊時習俗禮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祈求吉祥如意,名為“順星”。元辰殿即是禮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內現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們分別為:
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已巳太歲郭燦大將軍、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甲戍太歲施廣大將軍、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己卯太歲龍仲大將軍、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甲申太歲方章大將軍、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丙戍太歲白敏大將軍、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戊子太歲鄒铛大將軍、已丑太歲傅佑大將軍、庚寅太歲邬桓大將軍、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戊戍太歲姜武大將軍、已亥太歲謝太大將軍、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壬寅太歲賀谔大將軍、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丁未太歲缪丙大將軍、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己酉太歲程寶大將軍、庚戍太歲兒秘大將軍、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癸丑太歲朱得大將軍、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
己卯太歲萬清大將軍、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已未太歲傅賞大將軍、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壬戍太歲洪充大將軍、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
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已的本命神。
按照道教教義,修真煉性須致力於本命元辰,除去雜念私心,方能長壽永生。禮拜本命之辰,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雲觀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燒香禮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順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順利的年份,通過祈禱得至本命神的保護也可轉為順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關生肖的動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為歷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則帶有明顯的生肖標志,如:甲子太歲金歲金辨大將軍,鼠相,持桃。
從道教有關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生肖信仰與道教相互溶合的關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認為“道”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天地萬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與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觀念是生肖與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現,人們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為了祈求神靈的保佑,平安如意。從這裡可以看出生肖已成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本命年的同名電影:《本命年》
《本命年》是當代中國都市題材影片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影片寫實的手法具有強烈的穿透力,於平實的生活場景中,揭示出當代都市生活背面的陰影地帶。片中主人公李慧泉的命運悲劇並非是靠好心人和時代的變革所能拯救,因而具有一種悲天憫人的宿命色彩,強化了影片的悲劇力量,使影片對於命運和人性的刻畫具有著穿透時代的意義。1990年,獲第13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殊貢獻銀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