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字,我們平時在生活中用的比較多,一般都是褒義的意思,或者是尊稱,比如尊敬,敬愛等等,作為姓氏,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少的,那麼敬姓的來源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小編看看吧!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孫敬康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敬,黃帝孫敬康之後。”
姬敬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敬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稱敬氏之始。
第二個淵源
源於妫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厲公之子仲,屬於以先祖谥號為氏。陳厲公即位後,也娶蔡國女。這個蔡女與蔡國人通淫,為此數次回歸蔡國,陳厲公亦數次到蔡國。陳厲公有子妫完,稱公子完(敬仲)。陳桓公之少子妫林怨恨陳厲公殺了其父與兄,乃令蔡國刺客人誘陳厲公而殺之。之後妫林自立,是為陳莊公。由此故公子完不得立,為陳大夫。陳厲公之被殺,以淫出國,故《春秋》曰其“蔡人殺陳他”,罪之也。後陳莊公逝世,立其弟妫杵臼,是為陳宣公。陳宣公二十一年,殺其太子妫御寇。由於妫御寇與公子完關系非常號,恐禍及己,於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逃到了齊國。當時的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收留了他,並賜給他田地邑城,還想任命他為正卿,但他只接受了“工正”一職,陳氏由此立足於齊國。公子完感謝齊桓公之德,遂指田改姓為田氏。田敬仲完的後代田氏家族在齊國逐漸發展,至其五代孫田乞,為齊景公姜杵臼的大夫,其後田氏一族在齊國世代為相,並壟斷齊政權,齊公猶如傀儡。田無宇、田常等人身為姜齊之臣時,為了爭取齊國民心,在春秋末期就不惜經濟代價,施惠於民,被稱為“厚施買國”,最後人心歸附。
到周安王姬驕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第十代孫國相田和將齊國國君齊康公姜貸放逐到海邊,只留一城之地作為其食邑,田和成為了齊國實際上的國君。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周王室冊命田和為齊侯,正式將他列為諸侯。過了幾年,齊康公病逝,姜氏遂絕其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齊姜”。
公子完逝世後,齊王曾賜其谥號為“敬”,史稱田敬仲完,其後裔子孫中有人遂以“敬”為姓氏,稱敬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敬氏正宗。
第三個淵源
源於改姓,屬於避帝諱改姓為氏。北宋時期有個大臣,叫文彥博,祖上本來姓敬,他的曾祖父曾在後晉政權中為官,後晉高祖是石敬瑭,“敬”字犯了帝諱,當時只得為了避諱,將敬字拆開,一分為二。凡是姓敬的,要麼改姓文,要麼姓苟,文彥博的曾祖父不得不改姓了文。沒多久的後漢高祖劉暠天福十二年(遼國耶律德光大同元年,公元947年)農歷12月17日,後晉為後漢所滅,後漢皇帝叫劉知遠,敬氏不存在避諱之嫌了,苟氏、文氏的有些後代相繼回復為敬氏,有些則沒有復回原姓。過了十多年的後周恭帝柴宗訓顯德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結束了紛亂的五代時期。北宋王朝建立後,趙匡胤成為宋太祖。
由於趙匡胤的爺爺名叫“趙敬”,如此一來敬氏又犯了帝諱,只好再次改為文氏或苟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清朝時期,有四川馬鞍山人苟蓮峰(苟華南),進士起家,蜚聲瀚菀,山右司衡,南沙出宰。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大帝)嫌其姓讀音不雅,令他復改姓為敬氏。
此支敬氏自稱讀音作gǒu(ㄍㄡˇ)。其實是自己將讀音讀錯了,即便是在古代因避帝諱而由敬氏改為苟氏,其姓氏讀音仍為居慶切,即讀音為jìng(ㄐㄧㄥˋ)。而另外的源出苟草之地而為苟氏者,讀音也不作古厚切gǒu(ㄍㄡˇ),而作己力切,即讀音作jǔ(ㄐㄩˇ)。千百年來,苟氏族人將自己的姓氏讀音搞錯了,因此,行如讀音不雅之煩惱,都是自找的。
第五個淵源
北方少數民族改姓而來。在甘肅隴南有個叫敬坪的村,據考他們都是西北古羌人的後裔。雖然現在已經完全漢化,可是從老人們的傳述的事跡以及一些遺留的古物來看,他們的祖先確實為古羌族。
敬姓名人
敬肅
字弘儉,隋代河東蒲阪人。少以貞介知名,釋褐州主簿。開皇初,為安陵令,有能名。擢拜秦州司馬,轉幽州長史。仁壽中,為衛州司馬,俱有異績。炀帝嗣位,遷颍川郡贊務。大業五年,朝東都。帝令司隸大夫薛道衡為天下郡官之狀,稱敬肅曰:“心如鐵石,老而彌笃。”時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當塗用事,其邑在颍州,每有書屬敬肅,敬肅未嘗開封,辄令使者持去。述賓客有放縱者,以法繩之,無所寬貸,由是述銜之。開皇八年,朝於涿郡。帝以其年老,有能名,將擢為太守者數矣,辄為述所毀,不行。大業末,乞骸骨,優诏許之。去官之日,家無余財。歲余,終於家。
敬君弘
绛州太平人,齊右僕射顯隽曾孫也。武德中,為骠騎將軍,封黔昌縣侯,掌屯營兵於玄武門,加授雲麾將軍。隱太子建成之誅也,其余黨馮立、謝叔方率兵犯玄武門,君弘挺身出戰。其所親止之曰:“事未可知,當且觀變,待兵集,成列而戰,未晚也。”君弘不從,乃與中郎將呂世衡大呼而進,並遇害。太宗甚嗟賞之,贈君弘左屯衛大將軍,世衡右骁衛將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更多疑惑請咨詢我們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