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謀略智慧通書之——婚姻篇
婚姻,禍福之階也 語出《國語·周語中》,指婚姻事關人生的禍福,是人生十分重大的事情,好的婚姻給人以幸福,壞的婚姻給人以禍患,故擇婚一定要慎重。這一慧見深中人生肯綮,即便是當代也應如此對待婚姻,否則,只會是自陷禍患之中。
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宜 語出《漢書·孔光傳》。指夫婦婚姻,維系於道義情誼,有道義情誼則相結合在一起,無道義情誼則夫婦離異。中國古代在漢、唐時,夫婦離異被視為正常的事情,還未出現只准丈夫休妻,不准妻子離婚的析端而普遍的社會現象,故有是說,這一慧見,其實也正是當代婚姻生活的一條重要原則。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語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指婚姻的男女雙方相互如果本來就是同一家族的近親關系,對於生殖繁衍後代就十分不利,這一慧見反對近親結婚,與當代科學所認識到的近親繁殖多產疾呆殘疾兒童的理論不謀而合,當代規定五服之內的青年男女不得成婚,正是對這一古代慧見的繼承和發揚。
婚姻勿貪勢家 語出北齊人顏之推《顏氏家訓·止足篇》。指談婚論嫁,不要一心想高樊高權勢之家,寒門子女,縱然做了勢家婿、媳,也會遭權勢家中人的白眼歧視,況且,萬物盛極而衰,權勢之家易遭頹變,多生不測,故古人主張婚姻最好門戶相當,這一慧見,在當代實際上仍是人們論婚論嫁所遵循的原則,對於那種有女非嫁豪門子不可,有男非娶貴富女不可的家長,亦可引以警醒,深自為戒。
婚姻論財,夷虜之道 語出王通《文中子》,意謂開化文明的禮義之邦,婚姻論義不不論財,如婚姻論財,只能說明這家人的落後愚昧,當代社會,尤其是農村中,談婚論嫁索要彩禮者不在少數,要克服這種陋習,人們不妨借鑒此一古代明訓。
嫁女莫望高,女心願就宜 語出唐人李益《雜曲》。意謂嫁女兒不要只是兩眼唯望高門大戶,而應尊重女兒,女兒愛上的,願意嫁過去的,不論其家是高門還是貧戶,都是最適宜的,這一慧見尊重女子的愛情,是古代最為進步的思想,即時在當代,也是最通情達理的主張,很值得當代家長們借鑒。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奁 語出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指嫁女娶媳,不要向對方家中索要豐厚的聘禮或嫁妝,當代社會,農村婚嫁仍存在著索要財物的陋習,故此一古人明訓,今人應須記取,移風易俗,新事新辦,不為婚嫁而弄得傾家蕩產。
做買賣不著,只一時;討老婆不著,是一世 語出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指做生意不如意,只不過影響一時的生活;討的老婆不如意,影響的則是人的一生。此一慧見告誡人們婚姻是關系人一輩子的大事,不可草率,應當慎重對待,今人娶媳婦,亦應記取此一古代明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