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是在每年農歷的十月初一,起源於周代,節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祭祀逝去的先人。在節日的這一天會有很多傳統的習俗,其中有一項就是送寒衣。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一下,送寒一究竟是女兒送還是兒子送呢?
說法之一
送寒衣的第一個說法就是,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老人的孩子,因此都是可以送寒衣的。如果倆人住在一起,那麼女兒和兒子就可以一起去送寒衣,這樣在老人看來,子女後代都相處的特別融洽,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會感到特別開心和放心。當然如果兒子和女兒不住在一起的話,那麼也可以分別去送寒衣,相信老人在另外一個世界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不管是兒子送寒衣,還是女兒送寒衣,都是表達自己孝心的一種體現。這項流程是肯定要有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逝去的老人在寒衣節沒有任何一個後人來送寒衣,那麼他們肯定會覺得特別心寒,在另一個世界可能靈魂都沒有辦法得到安息。嚴重的話,後人的運勢可能還會受到一定的打擊,會遇到非常多不好的事情,這些都是極為可怕的。
說法之二
送寒衣的第二個說法就是,女兒應該在寒衣節這一天前往逝去父母的墳頭燒錢紙送寒衣,表達自己的哀思之情。當然兒子也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他們應該在晚上的時候,在自家的門口燒錢紙,這樣做的目的是給逝去的雙親送盤纏,讓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能夠手頭寬裕,過上很美好的日子。當然每個地方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是恰巧反過來的,也就是兒子是去墳地上墳送寒衣的,而女兒是在家裡門口或者是十字路口燒錢紙送盤纏,總之可以根據自己當地的習俗來決定自己究竟該怎麼去做。還有的地方規定就更加寬泛了,不管是女兒、兒子,還是兒媳婦,都可以去墳頭送寒衣,表達對逝去親人的祭奠和哀思之情。
說法之三
送寒衣的第三個說法就是,女兒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因此在父母去世之後送寒衣這件事情應該由女兒來進行,女兒在出嫁之後,不管在寒衣節這一天有什麼事情,都應該提前准備好衣物,前往墳地燒給自己的父母。當然除了送寒衣之外,有些女兒還會准備紙扎的車子房子,還有錢紙等等,通通都在墳頭燒給父母,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能夠過得幸福寬裕一些,不會挨餓受凍,可以一直享受到快樂與美好。中華民族之所以文化能夠源遠流長,幾千年綿延不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孝順以及繼承,這種龐大的家族觀念,促使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了下來。當然除了送寒衣之外,還有很多節日都是祭祀逝去的親人或者是先人的,這樣做會讓後人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