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年齡的稱謂頗多,我們不得不稱贊古人豐厚的文化底蘊,仔細看來其實這些稱謂都挺有趣的,現在我們主要來看看弱冠之年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稱20歲左右的男子為弱冠?
在《禮記‧曲禮上》載有:「二十曰弱,冠。」又唐《孔穎達‧正義》:「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是說古代時二十歲的貴族男子,要舉行加冠禮以示成年,但身體還未發育強壯,所以稱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後來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冠禮
源於周朝的「冠禮」,是中國古代的成年禮。據專家考證古代早期的原始社會,男女青年進入成年階段時會舉行一種儀式,稱為「成丁禮」、「入社禮」,而這種「成丁禮」後來就演變成冠禮。
舉行冠禮儀式是非常講究和慎重的。據《儀禮‧士冠禮》上所載,貴族男子到了二十歲,由父親或兄長在宗廟裡主持冠禮。行加冠禮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並准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後由父兄引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冠禮進行時,由來賓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頂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質做的缁布冠,表示從此有參政的資格,能擔負起社會責任;接著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軍帽,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疆土;最後加上紅中帶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禮帽,表示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後,主人必須設酒宴招待賓贊等人﹙贊是賓的助手﹚,叫「禮賓」。「禮賓」後,受冠者入內拜見母親,然後由賓取「字」,代表今後自己在社會上有其尊嚴。古人認為成年後,只有長輩才可稱其「名」,一般人或平輩只可稱其「字」,因此要取「字」便於別人稱呼。接著再依次拜見兄弟,拜見贊者,並入室拜見姑姊。之後,受冠者脫下最後一次加冠時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禮帽禮服,帶著禮品,去拜見國君、卿大夫﹙在鄉有官位者﹚和鄉先生﹙退休鄉居的官員﹚。
冠禮的儀式,從周朝開始持續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於西風東漸,滿清政府強制推行其生活習俗,奉行近二千七百年的冠禮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古人對年齡的稱謂
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通稱;
舞象之年:十五歲至廿歲通稱。
破瓜之年: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也稱「碧玉年華」。
桃李年華:廿歲女子。
結發:初成年。《漢書‧施仇傳》:「結發事師數十年,賀不能及」。後稱元配為結發。曹植詩《種葛篇》:「與君初婚時,結發恩義深」。
花信年華:廿四歲女子
待字之年:待嫁女子
標梅之年:出嫁女子
壯室之年:三十歲
春秋鼎盛:四十歲
強仕之年:四十歲→禮記:四十曰強,而仕
杖家之年:五十歲→禮記:五十杖於家
艾服之年:五十歲→禮記:五十曰艾,服官政
大衍之年:五十歲→易:大衍之數為五十
艾老之年:五十歲
知命之年:五十歲,本意指認識天命。《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後因以知命為五十歲之代稱,又稱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耆年:六十歲
平頭甲子:六十歲
杖鄉之年:六十歲→周制允許六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拐杖在『鄉中』行走
耳順之年:60歲
甲子之年:60歲
花甲之年:60歲,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來紀年,天干地支順次組合為六十個紀序年號,故稱六十甲子,也稱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個循環;
從心之年:七十歲
杖國之年:七十歲→周制允許七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拐杖在『國都』內行走
致事之年:七十歲
懸車之年:七十歲:漢代薛廣德因年老辭官還鄉,皇帝賜他安車驷馬。至家鄉沛郡,太守至郡界迎接,一郡以為榮耀。他將賜予的安車懸掛起來傳給子孫後代,作為紀念
古稀:七十歲的代稱。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刻鸠進杖:七十或八十歲
喜壽:七十七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
杖朝之年:八十歲→周制允許八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拐杖入朝
米壽:八十八歲→米字看似八十八
耄耋之年:八、九十歲。《禮‧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後來用耄耋泛指年壽高。
齯齒:九十歲
黃發:九十歲
鲐背:九十歲
凍梨:九十歲
白壽:九十九歲→百字少一橫為白字
期頤:稱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茶壽:一百零八歲茶字上面為廿,下面八十八,二者相加所得
花甲重開:一百二十歲
古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白首:通稱老年人,又稱皓首;
黃發:通稱長壽老人;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
中壽:七十為中壽;
上壽:九十為上壽。
注:三十歲以後的年齡代稱,主要是形容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