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命理尋蹤 >> 農歷習俗 >>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編輯:農歷習俗
“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稱,其意為“永恆之火”。蒙古族遍布全國,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他們生活在美麗廣闊的大草原上,性格奔放而豪邁,蒙古族人絕大多數人會射箭騎馬。智慧而偉大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就是蒙古人,可見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蒙古族在漫長的歲月中衍生了許多屬於自己的節日,你知道蒙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嗎?跟隨來領略一番吧!

 
  蒙古族簡介
 
我國蒙古族有480.7萬多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少數聚居或散居在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青海、甘肅、寧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區,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
蒙古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離不開馬。他們的祖先曾騎著馬四處征戰,創造了英雄的業績。他們勞動生產離不開馬,行路離不開馬,就連吃、住、娛樂都離不開馬。蒙古族盛行的體育運動之一是賽馬,歌唱的是駿馬,跳的舞是《牧馬舞》、《馬刀舞》,連最有名的樂器也叫馬頭琴。因此,人們把蒙古族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鹘字母創制,13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
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唐代,那時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這個部落的發祥地在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以後逐漸西移。各部落之間競相掠奪人口、牲畜和財富,形成了無休止的部落戰爭。1206年鐵木真被推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族各部落,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元朝,還不斷地發動大規模的軍事活動,擴大其疆域。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査干薩日
査干薩日,蒙古語意為正月或白月,也叫白節,蒙古族傳統年節。每年農歷正月舉行。臘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團聚,矮桌上供寫有祖先名字的大紙,以示節日不忘祖先。深夜飲酒進餐,晚輩向長輩敬酒祝福。酒足飯飽後,酒肉剩得越多,即預兆來年吉利。用黃油、紅糖、白面和在一起焰成的大圓餅,每人只能吃一口,取全家永遠團聚幸福之意。此夜蒙古包內燈火通明、歌樂不斷。初一早,全家換上新裝,晚輩向長輩磕頭敬酒、獻哈達,祝老人長壽;長輩則擁抱孩子、回蹭鮮奶,祝願孩子純潔幸福。按族俗,初一至初四不遠行,居家歌舞娛樂。初五至初十,騎馬攜哈達及禮物,走親訪友拜年,每至一家,只飲酒不吃飯,走時帶走一小包磚茶,取帶喜回家之意。節日期間,寺院跳神,民間舉行賽馬、射箭等娛樂活動。內蒙古伊金霍洛一帶蒙古族,節日期間還在庭院懸掛白旗,旗上畫有白馬,馬背馱一團火象征純潔和興旺。
 
火日
火日,亦稱拜火節。它主要來自古代蒙古族對火的崇拜。祭火儀式是在農歷12月23日晚間舉行。有可能受了漢族臘月23祭灶的影響。但祭火的習俗卻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這是農歷年的前奏。祭火開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長者)先要擺上祭品焚香。然後取一捆柴草點著,將黃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裡,在長者率領下,全家人向火堆磕頭。主祭人還要禱告說:-,年申多虧火神的庇佑,有些不干凈的東西扔進了火裡,請火神原諒,保佑明年五谷豐登,人畜兩旺,吉祥幸福。
 
塔克勒干節
塔克勒干節蒙古族每年要舉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為中心的祭敖包活動,時間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豐美的高山丘陵處。祭敖包可能是來源於古代的祭山,它是蒙古族對自然崇拜的表現。祭敖包時,同一部落的牧民們都騎著馬、駱駝,拿上酒肉等來到本部落敖包所處的山上。屆時,人們先獻哈達,然後由活佛或大喇嘛領著眾人繞著敖包誦經(此時婦女不能參加),願老天降福於人間,賜予人們平安無事;如果遇上旱災,那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豐盛,牲畜興旺。祭完敖包以後、開始進行賽馬、摔跋、射箭等蒙古族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
 
成吉思汗紀念日
成吉思汗是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關於他的逝世、葬地、靈柩的遷移也有許多歷史記載和傳說。盡管由於秘葬,今天的成吉思汗陵未必就是真正安放這位偉人的地方,但幾百來,蒙古人仍把它當作自己聖主的長眠之地。
每逢農歷三月十七日,蒙古族眾多的拜谒者便懷著虔誠的心情,不辭辛苦地長途跋涉而來。他們來到成吉思汗陵,站在這位偉人高大的雕像前,獻上澍白的哈明亮的蠟燭芬芳的香炷乳黃的酥油醇香的馬奶酒等祭品,追憶他的雄才偉略,寄托對他的無盡的思念。這時候,整個陵園香煙缭繞,弭漫著濃郁的節日氣氛。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心中的聖地,每年的紀念活動也格外隆重。
 
打馬印
打馬印是蒙古族傳統節日,一般在清明或端午節前後舉行。屆時,人們在指定的草場燃起篝火,並選一名騎技精湛、烙技娴熟、通曉馬性、德高望重的牧人執印。參加套馬的騎手排成一列,然後有人向他們一一敬獻哈達,表示祝福。印模在火中燒紅,便高呼打印開始。眾騎手個個策馬揮桿,把馬群團團圍住,頓時,人呼馬嘶,蹄聲雷動,場,景極為壯觀。騎手每套住一匹烈馬,執印者便去打一印記。印記的種類繁多,形狀各異,印記一般都打在馬的左胯骨的中心部位。蒙古族打馬印,始於十二世紀。相傳,成吉思汗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在馬身上打印記來代表各部。這種方法既簡便又易識別,後來逐漸發展成草原上的一個盛會,每逢打馬印,草原上的人們雲集而來觀賞套馬,姑娘們則趁機選擇情人,而小伙戶盡力在姑娘們面前表現自己的套馬技能。現在半農半牧區給馬打印記的方法,已有變化,由原來在草原上套馬,改在畜圈內徒步套馬。
 
觀音廟會
觀音廟會是雲南省蒙古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舉行。屆時,人們聚眾歡飲,並請附近的戲班唱戲,還要抬著觀音偶像巡游諸村,十分熱鬧。
 
祭敖包
祭敖包又稱祭鄂博或塔克勒恩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蒙古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上旬舉行,也有與那達慕大會同時進行的。敖包,即塔形高堆,有石頭壘成的,也有土塊壘成的,還有磚或木壘成的。敖包的頂端一般插有五顏六色的旌旗,有的敖包上放有佛像、弓箭、羊角或酒、鹽等。
節日裡,人們身穿鮮艷的民族服裝,騎著馬,趕著勒勒車,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指定的敖包周圍。祭前要對敖包維修和裝飾一番,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經幡,並殺牛宰羊,將酒菜等物,供奉在敖包前。
敖包祭典開始時,主持人首先手舉供品,吹號鳴鑼,再獻上潔白的羊,以祭祀土地神靈,思念聖武英烈。朝聖者把帶來的供品放置在敖包四周,然後每人都要拾起石塊填放在敖包堆上。叩拜之後,繞敖包三圈,再回到各自的帳篷裡,吃手扒肉,飲馬奶酒,說吉利話,祝願五谷豐登、人畜兩旺。與此同時,進行傳統的摔跤、射箭、賽馬、打布魯棒,以及歌舞活動,往往通宵達旦,連續數日。
蒙古族對祭敖包十分虔誠,古代有“玉祭”之俗,現在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旗蒙古族祭敖包還保留著這種玉祭的痕跡。祭祀時,他們在敖包石堆上插許多細柳條,柳條中央豎起一根桿子,用金碧輝煌的珠寶等貴重物品裝飾這根桿子,這些貴重物品即代表玉。蒙古族平時路過敖包,必須遠遠下馬叩拜,被立過敖包的地方,將成為永久性的保護區。《蒙古秘史》載,成吉思汗早期被篾兒乞惕人追捕時,隱於孛兒罕山中,敵人繞三匝未能抓到而離去。成吉思汗幸而脫險,對孛兒罕山說,孛兒罕山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將每年祭奠。那時,蒙古族將孛兒罕聖山視為最大的敖包。
 
祭成陵
祭成陵是蒙古族傳統祭祀節日。舊時,成吉思汗陵宮的各種祭典,每年多達三十余次,後集中在每年農歷三月二十日、五月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日舉行。成吉思汗陵宮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地方、規模宏大、造型別致。陵宮正廳有五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
祭日,人們聚集成陵,在被稱之為成吉思汗親兵衛隊的達爾扈特人的引導下進行祭奠儀式,祭奠者先到牆外正南百步遠的金柱處繞柱三圈,每日必到九十九人方止;又到距柱八十一弓處向外首灑奶,再繞柱旁拴系的大馬及小馬駒,繞時,亦用小木勺舀奶揚之。繞畢,由守陵人把奶盛在銀碗中扣於馬背,馬受驚蹦跳,碗落下時扣著,則要重來。
儀式完畢獻酒。獻酒人跪在殿外,守陵人從獻酒人壺中將酒倒入兩個酒盅裡,再由獻酒人用長方盤捧入陵殿。獻酒完畢,再獻哈達、煉燭、香支和整羊。之後,投一小塊羊尾入案前火盆中,接著焚燒哈達碎片,用大銀杯輪流跪飲燒酒,並跪食羊肉一小塊。所有祭奠者自願交錢上供,數量不等。然後由守陵人自案上將燈取下,祭者跪捧燈,由司祭者給白包一個,內有鼻煙少許,皮條一塊,碎哈達一塊。祭奠結束,舉行賽馬、射箭、摔跤和歌舞活動。
 
祭地母
祭地母是雲南省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屆時,人們紛紛前往田裡,祭祀田公地母,求其保佑五谷豐登。兒童們要拴五彩線用以祛除災病;年輕人則在夜裡高舉火把,奔馳田間。節日,人們飲酒歡聚,同時進行賽馬、摔跤、射箭、拔河、歌舞等活動。
 
祭火
祭火又稱祭灶、拜火節,蒙古族的傳統節日。祭火分年祭、月祭兩種,年祭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舉行;月祭一般在每月初一、初二舉行。祭時,各家將牛羊肉、奶酒、黃油等放入火中或供在灶火旁,同時進行禱告和祝贊,或請喇嘛誦經。年祭儀式是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晚間舉行,俗稱小年。這天是送迎火神的火日。祭火開始前,全家人都要到庭院中、火塘前或灶旁,長者先要擺上祭品焚香,然後取一捆柴草點著,把用五色絲線和棉花裝飾的羊脯子放進火裡,然後率領全家人向火堆磕頭。長者還要念請火神爺庇護等禱博。月祭比較簡單,除了念祭火經外,也要在火盆中燒一些樹條,然後向火中灑酒、奶油,並獻上奶酪等白食,同時念叨禱辭。祭火主要是來自古代蒙古族對火的崇拜。民間忌用腳踏鍋灶或在火上烤腳等。
 
祭雷
祭雷是古族的祀節日,時在農歷四月,過去多為宮廷和官府舉行。據《元史》載,風雨雷師之祀,始於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由大司農請命確立,成為定制。規定,立春後丑日祭風師,立夏後申日祭雷雨師。舊時,在蒙古族民間,遇有雷擊人畜或蒙古包,都要請薩滿來祭祀雷神,以禳除災難或不幸。
 
祭宗喀巴
祭宗喀巴,也叫點燈節,是青海省蒙古族的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舉行。宗喀巴生於公元1375年,為喇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農歷十月二十五日為宗喀巴圓寂之日,後人認為這天也是他成佛之日。因此這一天人們宰牛殺羊,請喇嘛念經。晚上各家點燃多盞酥油燈,擺設各種供品祭供宗喀巴。各寺院同時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獵日
獵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蒙古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舉行。屆時,人們推舉一位德高望眾的打大圍總指揮“阿賓達”。圍獵開始,獵人們騎著馬,腰挎獵刀,別著“布魯”(拋打野獸用的拐形小木棒),背著獵槍,帶上獵狗從不同的地點進入圍場。中午就地野餐。下午圍獵進入高潮。此時獵物逐漸集中,獵人們也逐漸聚到一起,比賽獵技。天晚,人們帶著獵物返回村子。
相傳很早以前,蒙古部落遭到異族襲擊。由於人們都去打大圍,一場報復性的仇殺得以幸免。這一天正是農歷五月初五,以後蒙古人每到這一天,都要打大圍。一則讓人們時刻警惕;二則進行軍事演習。又傳,成吉思汗圍獵時因坐騎受驚落馬致殘,死於五月初五,後人就把這一天定為獵日,以射殺群獸,報謝聖主恩德。
 
魯班節
魯班節又稱魯班會,雲南省蒙古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日舉行,節期為三天。居住在雲南省的蒙古族,因受其他兄弟民族的影響,具有高超的建築技術,所以,蒙古族聚居的新蒙一帶,被人們譽為雲南的“建築之鄉”。
當地的蒙古族崇拜民間傳說中的建築業袓師魯班,據說他們的建築手藝是從魯班師傅那裡學到的,相傳農歷四月初二日,是魯班向旃班蹭送《木經》的日子,也是旃班每年收徒之日,因此,將魯班節日期定為每年農歷四月初二日。屆時,外出從事建築業的各種工匠,不論路途遠近,都要按時趕回家中,歡度節日。否則將會受到非議。在節日期間,各村紛紛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抬著用檀香木雕成的魯班像,敲鑼打鼓,鳴放鞭炮,走村串寨。
 
瑪尼經會
瑪尼經會是蒙古族的宗教節日,於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六、七月二十六至八月初一舉行。經會內容和儀式,與麥德爾經會相似。
 
馬奶節
馬奶節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部分地區蒙古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底舉行,為期一天。賽馬是節日的主要活動項目。參賽的全是二歲小馬,象征草原興旺。賽馬場上氣氛十分熱烈。騎術娴熟的小伙子頭纏彩巾,腰扎五顏六色的綢帶,隨發令槍響,騎手們摧馬向前。人們為之加油助威,得勝者受到物質獎勵。賽馬後有摔跤、拔河、打“布魯”(投擲)、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節日期間,人們主要食用奶制品,即奶干、奶酪、奶豆腐、馬奶灑等,故稱馬奶節。
 
麥德爾節
麥德爾節又稱“麥德爾經會”,蒙古族宗教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初四至初九,六月初七至十五日舉行。經會是蒙古族喇嘛寺內主要的宗教活動,其中麥德爾經會規模最大。經會上先是誦經,爾後要舉行盛大的喇嘛“禅木”跳鬼活動。目的是禳除不祥,祈望平安。跳鬼時,由一些喇嘛扮演鬼神,有的頭戴假面具,扮演閻王,滑稽神,“好和麥”(白骨神)等;有的不戴面具,扮作菩薩,“喀喇沁汗”(多子女神)等,身著奇異服裝,手拿各種法器跳捉妖驅鬼的舞蹈。屆時遠近農牧民,扶老攜幼,趕來赴會,有的傾其所有,布施獻供,以求神佛保佑。
 
祭天
祭天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蒙古族民間祭祀節日,古代一般在四月、八月、十二月,後來改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舉行,節期三天。
《元史》記載:“元興朔漠,代有拜天之禮。”祭天的儀式,據《蒙古秘史》記載,是把潔淨的肉掛在桿上,然後灑馬乳、谷物等,對天祈禱所求之事。薩滿教盛行後,祭天之禮常由薩滿主持,但家族內的祭天活動則由家族長主持。祭天分白祭和紅祭。內祭用蒙古族傳統奶制品作為供品祭天;紅祭用羊血祭。
一般祭天的程序是,在院子裡按方位插上九色旗或五色旗,中間擺一供桌,上面放裝滿糧食的升,升中捕一面蘭旗。牧區有的地方在院中擺上一輛勒勒車,車轅子朝西南方向,車上放兩個供桌,桌上放升。桌前要點燃一堆牛糞火。薩滿全身披掛,手持單鼓,領頭跪下。供羊一定要用蒙古式掏心法宰殺,將掏出的心放在碗裡,直接上供祭天。主祭者開始一邊用劍在羊體上點著,一邊祈禱呼叫,並把羊身上的每一部位都數叨遍,把不同層次的天也叫個遍。供羊煮熟後,德到供桌上,薩滿領唱神歌,眾人隨合。唱畢,大家分享供品。祭天,過去是蒙古族各種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種,現已逐漸淡漠。
 
涅槃節
涅槃節是蒙古族的宗教節日,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舉行。屆時,喇嘛寺院舉行涅槃法會,掛釋迦牟尼涅槃圖像。據《百丈清規》卷二記載:“二月十五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人涅槃之辰,率此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馐,以申供養。”涅槃法會莊嚴肅穆,充滿宗教色彩。
 
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亦稱“那雅爾”,蒙古語,娛樂或歡聚之意,蒙古族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歷七、八月間舉行,會期根據那達慕大會的規模而定,一至七天不等。那達慕大會一般與祭敖包同時舉行,所以也有“敖包那雅爾”之說。過去的那達慕為草地各部落頭人們互相比賽牛羊膘情,顯示本部落賽馬、射箭、摔跤三大競技的集會。現在已成為草地牧民的娛樂盛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賽棋,還有引人入勝的歌舞。
大會召開前,男女老少乘車、騎馬,穿著節日的盛裝,不顧路途遙遠前來聚會和參加比賽。一般大會第一項就是摔跤比賽,摔跤采用一次淘汰制。摔跤手腳登高筒馬靴,下身穿寬大的綢緞摔跤褲,上身穿“昭得格”(一種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頸上圍有五彩缤紛的飾物“江戈”。他們在“布力合太白”的贊歌聲中,仿古代騎士跨著大步,繞場一周。賽前歌手們要唱蒙古族長調,然後摔跤手揮舞雙臂,跳躍上場。每場都是三四對同時進行。只有能夠連勝群雄的強者才能登上冠軍寶座,領取重獎。
賽馬是那達慕大會最為引人注目的項目,蒙古族賽馬都是小孩參加。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扎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十分英俊。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滿各種鮮艷的彩旗。只聽號角長鳴,騎手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先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贊譽的健兒。成年人只能參加要求馬術高超的走馬比賽,走馬賽要求馬步穩、走勢好,速度快。射箭也是大會的主要項目,技藝高超者可百發百中,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比賽後舉行歌舞演出,同時有各地來的商販現場貿易。過去那達慕大會只在蒙古族聚居的大草原上舉行,現在居住在北京、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大城市的蒙古族群眾每年也都舉行那達慕大會。
 
秋祭
秋祭是古代蒙古族祭祀節日,每年農歷八月二十八日舉行。秋祭目的為消災祛禍,祈求來年平安。古代蒙古族以農歷的八月二十八日為年終,以八月後的第一個月為新春的首月。因八月草質最佳,牛奶最白,乳汁最濃,奶酪最香,故將此月稱為奶酪月,蒙古語稱“査干撒拉”(白月)。後來,由於受到周圍其他民族的影響,奶酪白月由八月改為一月。
 
射草狗
射草狗是元代蒙古族貴族的祭祀節日,每年農歷十二月下旬擇日舉行。屆時,先選一塊平地清掃干淨作為祭場,再豎一人形草靶、一狗形草靶於場中。帝後及太子、妃嫔並少許入選的達官世家子弟攜弓箭參加。先由達官世家子弟排成一列,交叉射靶,直至射爛,爾後,大家以羊、酒等舉行祭祀活動。祭畢,帝後及太子、妃嫔相繼射靶,並解服衣,由蒙古巫觋祝贊,以求脫災。此節現已不存。
 
興畜節
興畜節,蒙古語為“瑪勒新努倫讷”,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清明前後舉行。屆時,男女老少聚集到野外,將牲畜圍住逐頭查著膘情,選出最肥壯的種公畜,給它披紅掛彩。之後,大家就地舉行賽馬、摔跤、歌舞等娛樂活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