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處暑節氣是在哪一天呢?處暑節氣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會晴朗多雲,日照強烈,會短期回熱,也就是我們所屬的“秋老虎”,在氣溫較高又空氣干燥的情況下,很多人會出現不適?那麼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養生呢?下面教你處暑節氣養生的方法。
2017年處暑節氣具體時間
公歷(陽歷)2017年8月23日6時20分09秒
農歷(陰歷)2017年七月初二,星期三
干支:丁酉年戊申月丙寅日
處暑節氣氣候特征
處暑的到來;意味著我國許多地區將陸續開始了夏季向秋季的轉換。忍受了多日酷暑煎熬的人們,期盼著秋天的到來。許多地區,特別是南方地區,秋天總是讓人感到姗姗來遲,還會經常有遭受“秋老虎”困擾。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雲,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於熱得喘不過氣來。
處暑節氣之後,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但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雷暴活動仍較多。在華南,由於低緯度的暖濕氣流還比較活躍,因而產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華西地區,由於處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動也比較多。進入9月,我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秋雨偏多。它是我國西部地區秋季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
處暑節氣如何養生
處暑養生原則
早臥早起 儲存元氣、讓心情平靜
想要在初秋有好精神,可以先從睡眠時間調整起。《黃帝內經‧素問》就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建議人們可以跟著雞的活動規律,早睡早起。
因此,清晨盡量早起迎接陽光,吸收陽氣與能量,增加抗病力。秋天晚上忌諱熬夜,因熬夜會增加燥氣,盡量晚上10點半就上床睡覺。
要儲備一天的體力,中午適當小睡是可以的。 小睡能減輕壓力、增強記憶力、振奮心情,也讓下午工作可以更有效率。根據研究指出,最適當的時間是30分鐘,不超過一小時。
慢跑、游泳 養神又排濕
坜新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威達在《四季養生小百科》一書裡說,秋冬季節適合放松的運動 ,最好能不帶任何思緒,讓身體自然運作。因此像慢跑、游泳這種具有緩慢、持續、動靜協調的運動就很適合秋天。
此外,這些運動能將夏末秋初藏在身體裡的濕氣引出 ,減少濕疹、香港腳等皮膚問題產生。運動本身可強化脾髒的運作,加強腸胃蠕動,幫助身體消化與吸收食物養分。
按壓穴道 搭配精油助提神
按摩穴道也可以幫助提神。按壓百會穴(頭頂正中央凹陷處)、太陽穴(頭部側面,眉尾凹陷處)、印堂穴(兩眉之間)、風池穴(頭後方枕骨下兩條大筋凹陷處)與神門穴(手掌下方豌豆骨內側)都有助於提振精神。
想要醒腦時,也可以利用精油輔助,按壓上述穴道,又以薄荷、薰衣草、茶樹精油的效果最好。
龍眼、茄子 補元氣的好食材
處暑是龍眼盛產的季節。中醫認為,龍眼味甘,性微溫,能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工作若需要耗費大量腦力,吃龍眼可以達到補益效果。
不過因為龍眼也有補血功能,熱性體質者應以攝取一份為限(10到13顆),否則容易上火,反而難入眠、暴躁易怒。
早晨來一碗粥,可兼具補充水分與潤燥,是處暑節令的理想料理。吃粥有助於健脾胃、補中氣,令人一整天神清氣爽。
《龍眼肉粥》
食材:龍眼肉5錢、紅棗5顆、白米適量。
做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成粥,放少許冰糖後食用。有補益心脾氣血的作用。
除了龍眼,茄子也是消除疲勞的蔬菜,食用時可以搭配雞肉,加入味噌拌炒,也是一道美味又增強活力的料理。
處暑飲食原則
1、滋陰潤燥
處暑後的天氣多半以干燥為主,因此這個時候就應當多吃一些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制止燥邪損害。除此之外飲食還應當以平淡為主,隨著水果的大宗上市,多吃些梨、葡萄、西瓜之類的水果,以此來滋陰潤燥。
2、酸性食物
進入處暑後肺經當值,我國西醫以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所以在秋天該多吃些酸性食物。這個時候可以多吃橘子和山楂這兩種食物,以此來達到保肝護肺的效用。
3、維他命食物
在秋天必需要多吃些含有維他命的食物,比方番茄、鮮辣椒、茄子、土豆等,這些食物能補充人體營養從而避免遭到燥邪的傷害。同樣還需要多攝取些鹼性食物,比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這類食物同時還含有豐富的水分,是秋天裡必不可少的食物。
4、優質蛋白質食物
蛋白是我們人體的生命基礎,因此不管是夏季還是秋季,都應該保證優質蛋白的充分攝取。比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秋季是一個增液養津的特殊時段,因此適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質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5、加溫食補
到了秋季食補是最重要的一種養生方式,特別是對於一些老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在秋季可以適量的吃一些屬溫熱性的食物,比如鮮辣椒、雞肉等,如果有喝酒習慣的話不妨適量的少喝酒,其中白酒、黃酒是最適合的選擇。
處暑吃什麼好
處暑時節,預示著秋天即將到來,氣候逐漸干燥,因此,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盡量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髒功能。同時像西瓜這類寒涼的瓜果,則要盡量少吃或不吃了。可以多吃一些秋季應急的水果,如蘋果、梨、葡萄、哈密瓜、桃子之類的水果。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類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另外,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也是不錯的飲品。還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
“處暑之後雖然天氣轉涼,然而‘秋老虎’的威力依然不可小觑。為保證身體健康,建議大家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尤其是‘敗火’的水果,保持飲食清淡,避免燥邪傷害。尤其是步入秋季,正是水果成熟的季節,像梨、葡萄、西瓜之類的時令水果,既便宜又營養,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京探網友哈雷介紹說。
蓮子
有補腎、健脾、養心、安神、抗衰老的作用。用蓮子配白茯苓、懷山藥、糯米、白砂糖等蒸煮成糕,每日服用,有益壽之效。
推薦吃法:最簡單的是到點心鋪買些蓮子糕、蓮蓉夾心糕和鮮奶椰絲蓮子餅來吃,也可以用蓮子做餡蒸饅頭吃,或是和紅棗一起煮湯喝。
銀耳
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防衰的作用。
推薦吃法:先將銀耳洗淨後放入砂鍋中熬至濃稠酥軟,再將西紅柿洗淨後去皮搗爛,放入銀耳羹中煮開,加入冰糖適量調味;也可以將銀耳和黑木耳一起洗淨後,蘸芥末醬油吃,味道很鮮美。
蘋果
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適合在貼秋膘的季節食用。
推薦吃法:可以將蘋果切片後烤了吃,干干的蘋果片,吃起來別有風味;也可以將蘋果和山藥去皮後均勻地切成小塊,放入果汁機攪拌成汁,最後用蜂蜜調味。
山藥
能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髒、強筋骨,可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
推薦吃法:將洗淨後的山藥搗碎後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制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後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西洋參
可抗疲勞、抗缺氧,秋天人們會出現陰虛少氣、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況,在煮粥或炖肉時放入一些西洋參,不僅能鎮靜防秋燥,還能溫和滋補。
推薦吃法:可以用西洋參片沖泡喝,非常簡便。甚至在吃火鍋時,在裡面放入西洋參,也可以有效進補。
蓮藕
蓮藕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無論是促進新陳代謝還是緩解疲勞,它都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蓮藕雖小,渾身是寶。除了蘊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以外,它還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說到蓮藕,就不得不提秋季盛產的“桂花藕”,有什麼比動手做一碗糯米桂花糖藕度處暑還要滋潤的呢?
海帶
要問海帶有啥寶,其中含碘就是寶。海帶無論爆炒還是涼拌都各具風味,除此,海帶煮糖水也是味道一流。秋燥最適宜來一碗冬瓜海帶老鴨湯了,既滋補又祛濕。
秋梨
秋梨味酸,細嚼略甜。處暑時節,秋燥明顯,秋梨膏或者秋梨蛋羹都能使我們潤肺安神。早在唐朝年間,秋梨經過精心調制就已被作為藥膳飲品供朝廷貴客享用。常吃秋梨有助於生津養肺延年益壽,也難怪為何它會得到古代達宮貴人如此垂青。
馬蹄
處暑時節,秋燥甚濃。馬蹄對克服津氣干燥有很好的療效。馬蹄自古以來就享有“江南人參”的美譽,生吃解渴,下菜養生。處暑時節,甚為干燥,馬蹄水煎湯汁對滋秋潤燥有很大的幫助。
百合
百合除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以外,在飲食療法上也是眾人所推。處暑時節,人們要謹防秋燥,通過合理的飲食可以協助我們更好地度過處暑。百合具有清心潤肺的功效,無論生食或者蜜灸它都可以很好地幫我們達到養陰潤燥的目的。
處暑養生食譜
芝麻菠菜
原料: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淨,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撈出浸入涼水中,涼後撈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盤內,分別加入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補肝益腎,開胸潤燥。
百合蓮子湯
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後,沖洗干淨。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干淨。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沸後,加入冰糖,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養心,健脾和胃。
沙參粥
原料:沙參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沙參搗碎,加水煎取藥汁後去渣,然後將藥汁與粳米同入沙鍋,再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養胃、祛痰止咳。
應用:肺陰虧虛所致的虛熱燥咳、干咳少痰、久咳聲啞、咽喉干痛;胃陰虧虛所致的津少口渴、胃脘灼熱隱痛、舌干少苔、大便干結、干嘔呃逆,以及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等而屬陰虛者。
石斛粥
原料:鮮石斛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石斛以水200毫升,文火久煎取汁約100毫升,再將藥汁與粳米同人沙鍋,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放人冰糖攪勻。每日早、晚稍溫頓服。
功效:滋陰、生津、養胃。
應用:溫熱病後,陰津耗傷所致的心煩口渴、虛熱不退、胃脘隱痛、不思飲食、囑逆干嘔等。
青椒拌豆腐:
原料:豆腐1塊,青椒3個,香菜1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晾涼,切成1厘米見方小丁。青椒用開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將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鹽、味精等攪拌均勻,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對胃口不開,食欲不振者尤其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