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基礎知識。風水學最早的前身應該算是占星術,漢代的天文郎、相地家起初以占星術研究觀察天象為主,不過,當時僅用干支,而不聞以卦名配人。以卦名配干支五行,當是漢魏以後的事。後來由於有了天人感應說,當時風水家以為動土皆需與天上星相形成對應,就產生了風水學的前身,也正因為如此風水學從產生之日起就與迷信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漢儒董仲舒、劉向、劉歆等又將陰陽八卦和五行等納入他們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中,視五行為天地自然之理、天人感應。
這就推演出“見象於天為五星,分位於地為五方,行於四時為五德,禀於人也為五常,播於律呂為五音,發於文章為五色”。此後歷代風水書和羅經圖的吉凶觀,多本此生發。漢代的風水書雖已失傳且多不知其名,但據泷川資言《史記考證》:知《堪輿金匮》14卷,《宮宅地形》20卷,為“說風水方位之書”。
而《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國朝》七卷,也疑是相宅之類書。《漢書·藝文志》將它們稱之為形法書,精通此行名為形法家;雖僅列出書名,未言其要點,但敘形法家時則概謂:“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捨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征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微之獨異也。
從這不甚易解的話裡也可略知:
一、當時修建城郭室捨是根據各處地理形勢和歷象日月星辰來確定方位的。
二、形與氣相首尾,形為地形,而氣謂何?當為山川起止合散之氣所凝聚的所在。形與氣俱佳,自然不失為風水好地。
三、宮宅地形之書與相人相畜之書並列,說明當時風水學已屆於方術序列。
漢代包括風水說在內的術數是較為流行的,一方面是因為“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義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屈焉’(《後漢書·方術列傳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漢儒把陰陽五行說雜揉在儒家治術裡,使其帶有政治色彩,客觀上推動了星卜占侯等雜說的發展。
綜合上述所述,風水學的理論基礎是與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方位,四獸、月律、五音等理論有著緊密聯系的,如果要學習風水學,就要對這些理論都有所了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