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最靈收驚叫魂方法
一、叫魂
魂就是靈魂,在民間指的是人的精神或情緒。傳說人有七個魂三個魄,魂可以游走。魄是人體的本源,是時刻不能游離,自有生命之時刻起就存在,離開必死,死必離開。這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部第五十二卷·人魄》裡還是味藥,時針曰:“此是缢死人,其下有物如麸炭,及時掘取便得,稍遲便深入矣。不掘則必有再缢之禍。蓋人受之陰陽二氣,合成形體,魂魄聚則生,散則死。死則魂升於天,魄降於地。魄屬陰,其精沉淪入地,化為此物;亦猶星隕為石,虎死目光墜地化為白石,人血入地為磷為碧之意也。”這話也好理解,但可能是藥家怕搞不到這“人魄”,否則怎麼“及時掘取便得”,不去及時救人,還滿地找“麸炭”的東西,弄個“稍遲便深入矣”誤人,這點我到不贊成李時珍了。
《淮南子·說山訓》卷十六將魂魄的關系講的非常明了:“魄問於魂曰:‘道何以為體?’曰:‘以無為體。’魄曰:‘無有形乎?’魄曰:‘無有。’魂曰:‘無有何得而聞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謂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聞得之矣:乃內視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見,名不可得而揚。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獨何為者?’魂曰;’吾將返吾宗矣。‘魄反顧魂,忽然不見,反而自存,亦以淪於無形矣。”
這段比較好理解,只是讓人看得有些心驚肉跳。也就是說魂魄的這個問答錄,那個傻呵呵象郭靖似的魄問魂,你曉得“道”這種東西以什麼為基礎嗎?魂很聰明,象水一樣靈動,也就是腦瓜子很活絡。而魄是很木吶的,如果把魄比作仁者,象山一樣,正好跟這象智者的魂相輔相成。魂這時驕傲地回答說,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當然以“無”為基礎啦!然後嘴角一撇,又透出一股輕蔑,你是沒戲了,它說,你是有形有體的東西,想達到大道是不可能啦。說完,倏忽不見蹤影(原來它大概也有點影子在罷)。留下魄孤零零坐在那裡發呆。
不說魂魄關系,單說這個時刻喜歡游離的魂,家鄉民間說人在熟睡的時候,這個不老實的魂就開始四處游蕩,這就是夢,一旦魂流連忘返,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魂不能如期返回人體,人就會發病。
二、“叫魂”的心理透視
在我國許多地方的農村裡,至今還有一個習俗,當不懂事的孩子受到意外驚嚇,例如在戶外被狗其它東西驚嚇了之後,大人一般會在晚上,來到孩子白天受驚嚇的地方,一面喊著孩子的名字,叫他不要怕,並跟著喊:“回來吧,回來吧!”有時還燒一些紙錢,以祭天地。更有甚者,還會請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為孩子“收嚇”或“收驚”,即在睡熟後的孩子的臉上,凌空畫一些辟邪的符,且口中念念有詞,目的也在於使魂回來。這一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什麼科學根據,還有待於我們認真研究,但這是多年傳下來的慣例,卻毋容置疑。
對於“叫魂”、“收嚇”的做法,很多人認為這純粹是一種迷信活動,一無是處。但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這種做法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如,通過“叫魂”這件事,在大人方面,體現了對孩子的一片關懷之情。孩子受驚嚇後,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會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幾天,孩子自然會好。假如“魂”真掉了,又豈是你叫的回來的?“叫魂”只是表達了大人對孩子的關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過“叫魂”這件事,他或她就會想,我家裡人是很喜歡我,關心我的,心理上會得到極大的安慰,逐漸會忘卻這件不快之事;
如果孩子受驚嚇之後,大人不聞不問,甚至呵斥之,那麼孩子的心理就會深深受到傷害,並認為大人討厭他,從而會對父母或其他家人產生仇視。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熱愛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間就能建立起一種健康的親子關系,有利於幼兒人格的健康發展。
若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探討“叫魂”,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早就注意到了幼兒時期受到的心理創傷,如果當時沒有及時有效地治療,可能會影響他的人格健康發展,這種創傷的影響會潛伏在他內心深處,可能導致成為日後神經症疾病的根源,這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三、那麼七個魂的游走狀態是什麼樣子呢?
一魂游走不歸。表現為患者面色發白,脈細弦,時時發愣。
二魂游走不歸。表現為患者一驚一咋,膽小如鼠。男右眼窩發青,女左眼窩發青。
三魂游走不歸。表現為睡夢中時而驚醒,時而沉睡不醒。
四魂游走不歸。表現為夢中驚叫而不知,脈象表現為左右手尺脈濡沉澀,似腎病又用現代醫學醫療器械檢查不出問題。
五魂游走不歸。表現為面色蒼白無血色,脈象時斷時續,現代醫學醫療器械檢查不出問題。
六魂游走不歸。表現為輕度休克狀態,現代醫學醫療器械檢查不出問題。
七魂游走不歸。表現為重度休克狀態,體溫在持續偏高而無任何現代醫學體征。
以上七種狀況,現代醫學、醫療器械檢查不出問題,當屬失魂。因為中醫認為人有七竅,對應七精(七魂),相對失去,會有奇奇怪怪的征兆。如今家鄉父老,先到大醫院診治,如果沒有療效,便在不耽誤治療的前提下,再著手請專人叫魂,兩不耽擱。如此多年來也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特殊民俗。
一般來講,諸如小兒掉地,或被汽車鳴笛突然驚嚇,服用類似《抱龍丸》等有鎮驚、鎮靜的藥物沒有明顯效果,可以由小兒母親在夜深人靜,俯身在小兒耳朵後輕聲呼喚小兒乳名,連著三個晚上即可治愈。也有聰明的家長,一手在在當時小孩兒受驚嚇的地方做收起狀態,回手輕輕摸一下小孩兒頭和腳,輕聲念道:“摸摸毛嚇不著;摸摸尾兒,嚇不大會兒。”或者呼喚乳名:“××隨媽媽(或奶奶等看小孩兒的人自稱)回家來”待小孩兒止住哭聲就沒事了。
這些初期階段自行解決即可,如果是大人或者被驚嚇過度,時間過長,就必須請專人幫助了。
專人會問明情況後根據失魂者狀態,斟酌出相應叫魂方案。常見的是在一寸寬、三寸長的黃紙上寫《招魂箓》,那符箓上的字非專業人是寫不出來的,因為字典裡沒有那些字。寫好就在夜深人靜,由家人在失魂者頭上擦幾下,在床頭燒掉就可以了。
在字符的旁邊還必須寫上:“蕩蕩游魂,何處留存;三魂早降,七竅未臨;河邊野外,荒廟莊村;公庭牢獄,墳茔山林;虛驚訴訟,失落真魂。今差山神五道,游路將軍,當方土地,家宅灶君;吾今差你著意搜尋,收魂附體,助起精神。天門開地門開,受命童子送魂來。太上老君急急如律敕!”文中將魂失的地方和最容易驚嚇的地方都羅列盡致。天門是指人頭頂的百會穴,地門是雙腳的湧泉穴,據說是靈魂出入的地方。
舊時代的老中醫都會這個。
而我家鄉這種叫魂的版本就有十幾種之多,但不外乎兩種類型:一是佛家,一是道家。
此法至今沿用……
注: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還有種方法能知道魂跑到哪裡去了……
將干淨茶杯一個,放滿小米,用筷子刮平,蓋上塊紅布,當失魂小兒熟睡時,輕輕慢慢地在頭上轉三圈,放在一邊,第二天揭開紅布看--茶杯裡本來平整的米就有一個地方少了許多(一個小坑),這個方位就是小兒失魂的地方。可以使家長明白失是在哪裡或因為什麼嚇著。
傣族就有《叫雞魂》的詞:“公雞魂,母雞魂,別驚慌,別逐散。雞圈有狗守,家中有主人,主人有弓弩,主人有長刀。”
記得一次奶奶帶我至鄰莊吃酒,半道一狗突然竄出,狂叫。我大哭,驚悸不已。蔫蔫狀。奶奶說我“魂”掉了。歸,拿兩只碗,復至狗叫處,一只碗上復黃表紙,一只碗放清水。奶奶蹲下,擁我懷中。用兩只筷子蘸水向黃裱紙上灑。口中念念有詞:
“大龍哎——回來呗!”
“來——喽!”奶奶叫一句答一句,自叫自答。
大龍是我的小名。我在這近似唱詞的節律中很是安然。近乎入睡。約半個小時,碗中水也叫蘸大半,覆著的黃表紙已破,奶奶要我伸頭看碗,見有人影笑,奶奶大喜:回來喽,回來喽!
還有在家“叫魂”的:放只食刀,平放在堂屋的門檻前,拿只雞蛋,大頭朝下,不停的立,邊立邊叫,待雞蛋立住了,家人就說“魂”回來了。
後來我好笑,紙浸了水哪有不破的?何況是黃表紙。黃表紙是稻草等粗加工的紙,色黃,紙質極松。白天,有水的碗裡當然能看到人影了。前些日看湖南衛視,有一小伙能幾秒鐘內在玻璃上把數只雞蛋立起來,且是小頭朝下。玻璃比雞蛋要光滑的多。原來,靜下心,食刀上誰都能把雞蛋立起來的。
終於明白,叫魂只是親人對孩子的關愛,是孩子對家人深深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