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一雙斗雞眼,常被人取笑,小伙伴甚至不願意和自己玩耍,就因為那該死的眼睛,讓小伙伴離自己越來越遠,讓自己越來越孤獨越來越自卑。“斗雞眼,小人也。”這也是常常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辱罵,什麼是斗雞眼?我為什麼會有斗雞眼?這是一個網友提問的問題,現在,就由易安居給這位網友解答,順便給大家普及一下知識吧!
斗雞眼是什麼
斗雞眼就是眼睛中間的瞳孔天生或人為的都朝中間靠攏,看起來就像兩只雞斗架一樣,所以稱為斗雞眼,也叫做對眼。
正常人的雙眼注視同一物體,物體分別在兩眼視網膜處成像,並在大腦視中樞重疊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具有立體感的單一物體,這個功能叫雙眼單視。但是,嬰幼兒在雙眼單視形成過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致使一眼注視目標,另一眼偏斜而不能往同一目標上看,於是就產生了斜視。醫學上將眼球注視物體時向內側斜視,稱為內斜,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斗雞眼”。
斗雞眼
斗雞眼是怎麼形成的
眼肌平衡失調
在眼球的外面有六條眼外肌,正常情況下,人們看東西時,無論朝哪個方向,雙眼的運動都是平行一致的。由於肌肉的收縮是在神經的調節下進行的,看右邊的目標雙眼都往右轉,看左邊的目標雙眼都往左邊轉,不會出現右眼往右,左眼不往右的現象。若孩子兩只眼睛發育不一樣,一只眼正常,另一只眼為高度近視或散光;或兩只眼睛遠視度數差得太遠;或幼兒從小就喜歡玩細小的玩具以及常在光線較弱的條件下玩游戲,致使眼肌平衡失調,神經肌肉麻痺,這樣就很可能發生“斗雞眼”。
發育不完善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協調眼外肌,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視的發生。人的單視功能是後天逐漸發育的,這種功能建立與視覺功能一樣是反復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漸地發育和成熟起來的。嬰兒出生後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後,立體視建立最遲,6~7歲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說5歲前雙眼單視功能未完善期間,是兒童斜視的高發期。
先天異常
這種斜視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發育異常,眼外肌本身發育異常,中胚葉分化不全,眼肌分離不良,肌鞘異常及纖維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經麻痺所致。也有的由於生產過程中,使用產鉗造成嬰兒頭面部損傷或母親生產時用力過度致胎兒顱壓升高產生大腦點狀出血,而出血剛好在支配眼球運動的神經核處引起眼外肌麻痺。此外,也有遺傳因素,斜視眼在家族中遺傳不是全體成員,這種缺陷往往是間接遺傳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個月內發生斜視稱先天性斜視,它不具備建立雙眼視物的基本條件,對視功能的發育危害最大。
眼球發育特點使兒童易患斜視
由於兒童眼球小,眼軸短,多為遠視眼,又因兒童角膜及晶體屈折力大,睫狀肌收縮力強,即調節力強。這樣的兒童想看清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調節力,同時雙眼也用力向內轉產生了過量輻辏,容易引起內斜視,這種內斜視稱調節性內斜。
眼球運動中樞控制能力不足
如果集合過強或外展不足或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內斜;相反外展過強,集合不足或者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外斜。
斗雞眼人的性格特點
生有斗雞眼的人,為人處世處處與人作對,不會講求合作,不懂得忍讓,盡量由著自己的性子,從來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樣的人心性狹窄,性格偏執,容易激動,愛與人相斗。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經常樹敵,因為天性愛計較,所以他們凡事不懂得退讓,甚至會主動招惹別人以滿足自己的欲望。但是,這樣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行為容易招來惡果,所以此類人最好還是少接近。
有斗雞眼的人可要小心,如斗得很嚴重,可能在中年時,經濟會突然出現困頓。
寶寶如何預防斗雞眼
1、嬰兒在2個月後,視力增強,能注意周圍的人和物,這個時候如嬰兒睡搖籃,不可在搖籃近空中擺設玩具、物件,特別不能在1.5米以內擺設任何東西。
2、如果擺設玩具、物件,一定要在1.5米以外,但切不可擺一件,要間隔距離,多擺幾件,使嬰兒能轉動眼珠,輪看玩具或物件。
3、嬰兒睡搖籃時間不能太長,要間隔時間抱起嬰兒轉轉,使嬰兒能看到周圍的一切,使其產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轉動頻率。
4、嬰兒睡姿一定要正確,切不可長時間地向一邊睡。
斗雞眼的明星
黃聖依、劉亦菲、張含韻、葉一茜、Hebe(田馥甄)、文根英、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