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上古五帝中的少昊相傳是黃帝的己姓子孫,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學說,西方屬金,所以少昊又稱金天氏。據說金姓就是他的後代,史稱此為正宗。另外西漢武帝時,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歸順漢朝,他為漢武帝鑄造金人祭天,漢武帝賜他姓金,取名金日石單。金日石單官至車騎將軍,後來與霍光、桑弘羊等一起受遺诏輔政。他的後代也是金氏的一支。西漢楚霸王項羽的叔叔項伯身在楚營心在漢,後來漢高祖賜他姓劉。五代時他的子孫避吳越王錢 的名諱(“劉”與“ ”同音),於是就改姓為金。他的後代是金氏的又一支。清代愛新覺羅子孫中多有改姓金的,這是金氏中的另一支。望族居彭城(今江蘇銅山縣)。
歷史上姓金的名人
金日磾:西漢時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漢武帝時從昆邪王歸漢,任馬監,遷侍中。其後世代官宦,且多為侍中。歷7世皇帝為內侍,與西漢大臣張湯後世並稱"金張",成為功臣世族的代稱。他可以說是金姓歷代名人中地位最顯赫的人物。
金剛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來中國傳教,來中國傳教,曾譯《金剛頂經》,與善無畏、不空唐玄宗時並稱"開元三大士" 。
金昌緒:浙江余杭人,唐代詩人。
金忠儀:唐代新羅人,德宗朝官將軍。英勇機敏,巧捷過人。善繪畫,且精妙細致傳神。時人多仰慕。
金剛智:南天竺(今印度)人,唐代佛教密宗僧徒。來中國傳教,與善無畏、不空並稱玄宗“開元三大士”,曾譯《金剛頂經》等。
金履祥:蘭溪(今屬浙江省)人,宋末元初名儒。精研濂溪學派和洛陽學派理論,被朝廷召為史館編校,後隱居著書講學。撰有《大學疏義》、《中庸標注》、《仁山文集》等。
金朝興:巢人,明初都督佥事。因果敢英武,深謀遠慮受人稱頌,常以偏師取勝,功出諸將之上。谥號“武毅”。
金幼孜:明朝官吏。多次隨從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錄》、《北征後錄》,又與胡廣、楊榮共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宣宗時命修兩朝實錄,充總裁官。
金幼孜(今江西省峽江縣羅田鎮人):明朝官吏。多次隨從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錄》、《北征後錄》,又與胡廣、楊榮共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宣宗時命修兩朝實錄,充總裁官。
金之俊: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明代萬歷進士,官至兵部侍郎。降清後曾建議清廷編置牌甲,以鞏固統治,後累官至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傅。
金 銮:隴西(今屬甘肅省)人,明代散曲家。通音律,工樂府,長於諷喻。著有《蕭爽齋樂府》等。
金聖歎:明末清初文學評論家。為文怪誕,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為務,評天下才子書有六,一《離騷》、二《莊子》、三《史記》、四《杜詩》、五《水浒》、六《西廂》,其評語流傳甚廣。
金彥,邵陽(今屬湖南人)奉诏舉孝廉,為天下第一,郡人號"義門金氏". 金聖歎,清初文學批評家,曾對《水浒》與《西廂》進行批點。
金 農:清代書畫家兼詩人。善詩文,精於鑒別金石、書畫。工隸書。尤以楷書自創一格,號稱"漆書"。為"揚州八怪"之一。
金德輝:江蘇蘇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員。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員成立集秀班,享譽一時。其擅演《牡丹亭·尋夢》等劇。
金 和:江蘇省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著名詩人,作品多長篇,有散文化之特點。
金 榜:安徽省歙縣人,清代學者,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從江永學,宗鄭康成,博采眾長,著有《禮箋》、《周易考占》等。
金德輝:江蘇省蘇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員。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員成立集秀班,享譽一時。其擅演《牡丹亭·尋夢》等劇。
金世遺:民國時革命軍軍長。
金仲山:浙江桐鄉人,著名新聞工作者、國際問題專家。曾參與創辦《世界知識》、《大眾生活》等報刊,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斗爭。建國後,從事新聞工作,後任上海副市長等職。
歷史上姓金的名人
金幼孜: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明代建文年間進士,多次隨明成祖北征。曾參與編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另撰有《北征前錄》、《北征後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