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姓,在百家姓裡面排在前三百位之列,雖然我們身邊所見到的鐵姓人並不多,但是鐵姓從古至今都是不乏人才的,而且鐵姓的歷史非常悠久,那麼鐵姓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小編看看吧!
源流一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中商朝遺民居地鐵丘,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鐵丘,為古代丘名,春秋時期屬於衛國之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陽市的北部一帶。居住在鐵丘的商王朝貴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鐵丘氏,後分衍省文簡改為單姓鐵氏、丘氏等,世代相傳至今,通常認為其為鐵氏之始,史稱鐵氏正宗,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於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鐵弗部,屬於以部族稱號漢化改姓為氏。秦、漢之際以及漢朝末期,匈奴部族在中國北部興起,在古匈奴語中,“鐵”之原意為鐵黑色強壯的馬。匈奴族為游牧民族,對駿馬的尊敬由來已久,有取色如黑鐵之色的健馬為部落稱謂,因以姓氏者,有鐵弗、鐵伐、鐵骊(鐵力)諸部,為匈奴中最為強悍的幾個部落。南匈奴族鐵弗部,是古匈奴族人和烏桓族人、鮮卑族人的後代,漢史又稱其為雜胡。著名姓氏學家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考證:“鐵弗,劉虎南單於之苗裔,左賢王去卑之孫。北人謂胡父鮮卑母為鐵弗,鐵弗乃因以為號。”因此,匈奴族鐵弗氏,屬於以號為氏。
赫連·勃勃在世之時,曾改其支庶子孫為鐵伐氏,還得意洋洋地說:“庶朕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成為後世的一支鐵氏部落。匈奴族鐵氏部落族人,後多有取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鐵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鐵氏,多與蒙古族名字鐵木耳、貼木耳、脫不花等改漢姓有關,為漢蒙等民族融合後出現的漢、蒙等姓氏。
源流四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苗族、彝族、侗族、佤族、黎族、高山族、傣族、錫伯族、維吾爾族、裕固族、土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鐵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鐵氏,世代相傳至今。
郡望
淮南郡:漢高祖劉邦時期曾置淮南國,治所在六安(今安徽六安),後改郡,遷治壽春(今山西壽縣)。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隋朝時期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朝時期為壽州壽春郡。另外,唐朝時期有一淮南道,治所在揚州,其時轄地包括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唐朝中葉以後,淮南道置淮南節度使,治所仍在揚州。
堂號
淮南堂:以望立堂。
鐵铉
明河南省鄧州(今鄧縣)人,字鼎石(1366-1402),元色目人後裔。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都督府斷事。建文初,為山東參政,督管糧饷。燕王起兵,圍濟南,他率眾守三月,屢敗燕軍,擢山東布政使,尋進兵部尚書。與盛庸率軍伐燕,在東昌之戰中大敗燕師,擊殺燕師大將張玉。後燕王渡江奇襲南京,即帝位。他兵潰被俘,執送成祖,反背坐廷中大罵,磔死,年三十七歲。南明福王時追谥忠襄。
鐵保
清代書法家,滿族正黃旗人。字冶亭(1752-1824),號梅庵。先祖姓覺羅氏,後改柬鄂氏。幼慧敏,喜習漢詩文。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進士,授吏部主事,襲恩騎尉世職。嘉慶時官兩江總督,道光初以三品卿銜改任,後遭流放至新疆、吉林。著有《惟清齋全集》,曾任《八旗通志》總裁,輯滿人詩文集為《白山詩介》。其楷書得益於顏真卿,草書師法王羲之、孫過庭、懷素,氣骨沉雄,端莊流宕,刻有《惟清齋帖》。他曾說:名書如名士,如容貌,氣骨、精神、脈絡完備,始爭上流。這是他書法的審美觀點。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更多疑惑請咨詢我們更多資訊!